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581 / 2677
38701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本文主要记叙了漳郡大水后,南靖堤岸溃决,华侨和地方绅商筹款赈灾,以及修建堤坝的情况。
38702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建筑
船赤线的船场桥设计净跨18米,全长33米,拱圈厚60厘米,矢度1/6,桥面净宽7.5米,荷载汽一13级,拖一60级,总投资18700元,每米造价533元。
38703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建筑
1969年便筹建山城大桥,该桥设计6孔,净跨28米,矢度1/5,拱圈厚0.8米,桥高9.9米,全长212米,拱架用四品,无予提拱度,拱板厚2公分,施工时采取流水作业,拱架未拆卸即进行盖帽、栏杆等的安装,整个工程仅半年就竣工,工程投资25万元...
38704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建筑
牛崎头大桥,该桥地质经钻探砂层厚达14米,以建灌注桩为宜,而经多方联系,机械设备无法解决。因此还是结合实地情况采取半开挖桩基,即先开挖3米深,再打下松木椿6米,这样建一座5孔净跨28米,5孔10米,桥高9.4米,桥面净一7米,全长222.5...
38705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歌是一首反映长工生活苦难的叙事歌谣,它用方言写成,描述了船场一带的十二个月份,通过长工在每个月份的遭遇和感受,揭示了长工们艰苦的生活和无奈的处境。
38706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本文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况。
38707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民谣主要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文章以山歌调配唱的形式呈现,语言生动、节奏明快,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人物形象和情感交流等元素,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38708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民谣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军阀统治下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手仗比枪多、长官比兵多等表述,暗示了军阀统治者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和滥用权力的情况。整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满情绪。
38709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童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述打铁哥嫂打造大刀、送往前线、军队使用大刀与日本兵作战的情景,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反抗和对胜利的信心。
38710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儿童在雨天巡水路时发现一尾红鮘鱼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可爱和好奇心强、渴望探索的性格特点。
38711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儿童在雨天巡水路时发现一尾红鮘鱼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可爱和好奇心强、渴望探索的性格特点。
38712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山歌属于革命山歌或红歌,表达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为消灭敌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的精神。它反映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宣传作用。
38713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新民歌描述了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变化,表达了人民对新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诗歌通常被归类为“新民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和政治宣传作用的诗歌形式。
38714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新民谣是一首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诗歌,表达了人民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描述了人民通过劳动获得了好处和福利,如吃牛乳、点电灯、住好房间等,同时强调了劳动的尊严和价值。
38715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文学
这首新民歌强调了农业八字宪法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表达了人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追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