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632 / 727
9466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遗址
两车轮有五个同心圆组成,横轴连接起来,中间有一大红花状车舆,下方有一细长条车辕,前端模糊不清。象征娶亲场面。磨制,高10、宽3厘米(YN053)。
9467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建筑
汉代修建,明代修缮后继续使用,长6001米,黄土夹杂细小砂石夯筑,夯层厚0.1~0.25米,底宽1~7米,顶宽0.1~1.5米,高0.1~2.5米。
9468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建筑
长9058米,中间掘壕,两侧堆土成垄。壕沟底宽2~8米,上宽4~13米,深0.5~8米;东北垄底宽0.8~3.2米,顶宽0.7~1.2米,高0.5~1.2米;西南垄底宽0.8~3.5米,顶宽0.6~1.5米,高0.5~1.5米。明长城墙体在...
9469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建筑
位于红山窑镇水泉子村七社(阎家壕北)西北。平、剖面呈不规则形。坍塌为馒头状,底径10米,高2.5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80.2米。烽火台东、南、北三面筑有围墙(墩院),围墙东、南、西三面外有壕堑。
9470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建筑
位于红山窑镇水泉子村村委会西北。原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现为圆形凸包状。顶部东西宽6.5米,南北长7米,底部东西长14米,南北宽12米,高2~3.5米。外以石块垒筑,内以黄土填实。烽火台四周斩挖山体形成壕沟,北侧壕沟西端向山下延伸与长城壕...
9471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文学
《访高昌王墓》是方毓伦所作的一首诗。
9472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文学
《访高昌王墓》是王裕基所作的一首诗。
9473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长方形长32、宽16、厚5厘米
9474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正方形边长34、厚6厘米。
9475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板瓦平面呈梯形,长36、上宽21、下宽18厘米。
9476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筒瓦平面呈梯形,长36、上宽21、下宽18厘米。
9477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瓦当,圆形,直径15、厚1.5厘米。中间兽面纹图案,周边饰半圈圆点纹,外围三道弦纹。兽面眉目竖起,龀牙咧嘴,形象生动,神态凶猛。
9478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引水槽长83米,是沿着河流北岸的石壁上人工凿刻出的一条石槽(图2),一直延伸至坝体上开凿的隧洞口并与之相接。引水槽底部或外侧有凿出的柱坑共计5个,直径0.2至0.3米不等,主要分布在河流北岸石壁上有裂缝和向河道内倾的斜坡上。引水槽与隧洞口相...
9479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坝体面向西南,位于河流转弯的外侧(图3)。利用一段山崖作为坝体,山崖高21米,厚15米,坝体长5.7米。 金龙坝的坝体是河道转弯处天然形成的一段从河北岸伸入河床的山崖,坝体处于河流转弯处外侧,水流为该段河流最湍急处。
9480
知识出处: 永昌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其他
隧洞东北西南走向(图4),开凿于坝体的左下部,贯通整个坝体,长13.2米,高1.7米,宽1.65米,距河床的高度差2.2米。隧洞为人工凿刻而成,内壁及顶部有部分开裂,出口处与明渠相接处有部分坍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

0.3455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