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99 / 727
8971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永昌民间俗语:“儿子难得,胡子难得”,是说“留胡子”与生儿子一样重要。当一个男人到了六十岁时,就要准备着“留胡子”。首先请相面的阴阳先生掐了生辰八字,之后,等到十二生肖年份的龙、虎之年,在自己的生辰日或择下的黄道吉日请递头师傅来家净面“留胡...
8972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寿诞礼,永昌民间称为“过寿”。老人上了六十岁,也就是满了一个“甲子”的“花甲之年。生日这天,家中儿女张罗着给老人“过寿”。“过寿”时家中儿女子孙、女婿要给“过寿”的老人备送一些衣物、食品等礼物。“过寿”的老人要衣貌着新,挂红(身着大红布)。...
8973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求雨,就是在天早之年,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祈祷仪式,求得龙王爷开恩,赐雨人间。过去,永昌盛行求雨之风,每当天旱之年,县府就召集乡吏、乡绅、僧道和民众,具备牲畜、粮油、香烛、表帛,举行求雨仪式。祭雨坛一般选在雷坛,坛上插五色旗幡,设大香炉,献...
8974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闯姓,又称撞道,也就是给小孩找干爹,永昌民间多有此风俗。人们认为,小孩闯姓找个干爹是为了好养活,也是为了给孩子找个贵人。有些人家生了孩子满月后,要找个干爹干妈,选了日子,大清早起,这家的爷爷或奶奶,就抱了孙子出村到了十字路口去“撞道”。孩子...
8975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其他
铁匠是打铁或锻造铁器的工匠。他们以铁为原料,以锤子、钳子、砧子、錾子、锯子、锉、风匣等为主要工具,打制刀具、铁勺、铁锨、门镣、铁链、钉掌、包车、苗尖子等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过去,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
8976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其他
木匠亦称“木工”,是一种古老的行业。他们以木头为原料,以大中小锯子、推刨、凿子、锛、斧、规矩、墨斗等为主要工具,以立柱上梁挂椽子、套门安窗做桌椅,皮车牛车架子车、犁头耙耱摆耧子,拉耙扫帚木锨子、柜子箱子鞋楦子等制作为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
8977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其他
油油匠属较高雅的行当之一,他们主要是给各种家具和木制用品刷油漆,因为它包含绘画艺术成分,因此油油也算是文化人。油油匠主要工具有抹灰板、砂布、各色油(颜)料、调色板、各种绘笔等。刷油漆时,师傅先将家具的缝隙和木节疤抹上灰填补平整,再用砂布打磨...
8978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石匠是以铁锤、键凿、磨具等为主要工具,以打造石碾、石磨、石磙子、石狮、石碑、石柱、石锁、石条、姜窝、夯头等,并凿刻各种图案为生。虽说石匠在匠人里面不是很抢眼,但是石匠却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从古石器时代的简单打磨石头到现代的石雕工艺...
8979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毡匠是用羊毛或牛毛洗制毛毡、毡衣、毡帽、毡靴、帐子、门帘等为生的人,这一工艺过去叫擀毡。有史料记载,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特别是毛毡柔软舒适、隔潮保暖...
8980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泥水匠是民间修建工匠的一个通俗的叫法,既懂放线砌砖裹灰,又会码墙上梁抹泥。基本工具有水平尺、卷尺、裹叶、抿叶、泥板、榙尺、坠子、阴阳角子等,在做工过程中,要求工作者有极强的眼力,以判断墙面的平整性。工作时,一看、二撵、三平整。看就是要看水平...
8981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皮匠一般是指熟皮或者用皮革制作物件的艺人,主要工具有专用皮铲、皮刮蹬、歪把子裁刀、剪子、针线等。熟皮是皮匠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制作各类皮制品的首道工序。常用的熟皮方法有硝面鞣制法,首先将生皮洗净污物后在常温下浸泡 12—24小时,然后脱脂...
8982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褐匠是用牛羊毛织褐子的艺人。褐子是过去人们用来缝制衣物、褡裢、帐篷的手工粗布,具有良好的防水、避风、隔潮、耐晒、保温的作用。织褐子的原材料是用手工捻制成的羊毛、驼毛、牦牛毛等捻成的不同用途的毛线。用毛线制作的褐子还可以做成毛毯、褡裢、茶袋、...
8983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首饰匠是专门从事金、银、铜、锡等首饰制作加工的艺人。首饰通指男女头上的饰物,俗称“头面”,以后又成为全身饰品的总称。过去的首饰分为发饰、颈饰、耳饰、手饰和佩饰等等。现泛指以贵重金属、宝石等加工而成的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它不仅用以装饰人...
8984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窑匠指两类人,一类是专门从事陶瓷烧制工艺的,活累而脏,人们常常用 “像个烧窑的 ”来形容一个人穿的肮脏。永昌这一行当主要集中在红山窑,由明洪武年间传承发展至今。红山窑的红山是一座由红色粘性土质构成的山岭,这种土很适宜烧制陶制品,其产品多为缸...
8985
知识出处: 永昌民俗(卷一) | 类型: 民俗
骟匠就是农村专门阉割动物睾丸的手艺人。“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这幅幽默风趣的对联说的就是骟匠所从事的职业。将牲畜阉割主要是为了使其利于生长或味美或避免雄性(雌性)激素的产生,如:骟马、骟牛、骟猪,骟猪亦称劁猪。骟匠的主要工具是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