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313 条 1186 / 1355
17776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解放初期为本地土种猪。50年代后期引进巴克夏、北京黑等。60年代中期引进长白猪,以圈养为主,食泔水、糠、野菜等。1964年,王村办起了集体猪场,开始自繁自养。1970年贯彻“队繁户养、以户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各村均办起了养猪场,...
17777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以绵羊为主,主要种类为小尾寒羊。70年代半细毛羊发展较快。山羊为本地山羊,个头小、产肉量低,但适应性强。近年来由于无大洼草场,数量逐年减少。1980年以后,出现了养羊专业户,以放养为主。1984年饲养量为5200只,1995年730只。
17778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50~60年代,饲养短毛灰、白兔,青草为料,食用为主。7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西德长毛兔、青紫兰、比利时、大耳白等品种,以剪毛销售为主,1982年饲养量3171只。1988年以后,由于兔毛市场疲软,价格波动,23个专业户和零散养兔户陆续倒闭。
17779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50~70年代,以农户散养为主,产蛋量低。品种有柴鸡、九斤黄、太和鸡、芦花鸡等。80年代中期,出现了养鸡专业户,改散养为阶梯式笼养或网养,产蛋量大幅度提高。品种有京白11—111系、星杂288系、星杂579系。1985年末,境内蛋鸡存栏72...
17780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50~70年代,饲养麻鸭。80年代中期专业户饲养康贝尔、高邮鸭。1984年至1991年,饲养量均超过万只。1985年境内养鸭13200只,产蛋72.6吨。1992年以后饲养量下降。1995年6321只,产蛋34.7吨。
17781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解放初期,为苏联花鹅和本地白鹅,以散养为主。1985年,境内存栏1827只,产蛋10.1吨。1995年存栏1357只,产蛋7.8吨。
17782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60年代发病率较高,死亡大牲口80多个。70年代初已根治。
17783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又称3号病,该病对马匹危害最大,属不治之症。1960年患病13匹,全部捕杀深埋。是年对大牲口普遍进行疫苗注射,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7784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偶有发生。1972年彻底根治。
17785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又称5号病,为人畜共患之传染病。发病快,传播迅速。1960年偶有发生。1970年至1980年在境内蔓延,生猪发病180头,死亡125头。1980年以后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得到有效控制。
17786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又称鸡瘟,对雏鸡、成鸡危害极大。1979年发病最为严重,达13000只,死亡8700只。1980年开始进行防疫注射,今已彻底根除。
17787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60~70年代疫情严重,每年8月份呈区域性流行。1982年鸡死亡率为28%,鸭、鹅死亡率为31%。1983年对家禽普遍进行防疫注射,死亡率下降到0.2%以下。
17788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蜡笔(飞鹰) 门道口东风文教用品厂出品,1988年获局优产品称号。
17789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散热片(江鸣) 门道口振华水暖器材厂出品,1990年被评为局优产品。1994年荣获天津市政府、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二等奖。
17790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定发胶(天姿) 门道口第一日用化学厂出品,1990年获局优产品称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