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88 / 3354
580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七阐述了圣人要求别人时常常宽缓,由此便可见圣人只是要使事情归之于正,没有要暴露他人的过错和缺点的意思。
580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十二阐述了今天的州县守令,只有规定人民的产业这一件事不能做,其他在法度中,很有些可做的事,只怕人不去做罢了。
580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十二阐述了 程颢做县令,凡是常坐的地方都写有“视民如伤”四个字,常说:我程颢面对这四个字常感到惭愧。
580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十二阐述了程颐每当见人们议论前辈人的短处,就说:你们且去吸收他的长处。
581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阐述了刘立之说:王安石执掌朝政,议新法改旧令,上言论事的人批评他非常强烈。程颢曾被召到中书省议事,王安石正恼恨上言的人,神色严厉地等着程颢。程颢从从容容地说:“天下之事,并非一家的私议。希望您平心静气...
581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阐述了刘立之问如何治理民众,程颢说:让人民都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问如何驾驭吏员,程颢说:端正自身以纠正他人。
581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经学理窟·义理》阐述了大凡人做上级容易,做下属难。但不能做下属的,也不能使用下属,这是因为不能了解下边的真实情况。大抵要使用人,常常是同样的事以前自己曾经做过,这类事上就能够使用他人。
581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横渠易说·习坎》阐述了现在的形势是水临万丈之山,要落下就落下,再没有凝滞不畅。面对艰险,只知道按照义理前进而已,还有什么要回避的,这就是内心亨通的原因。
581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横渠易说·大壮》阐述了人之所以不能推行自己的主张,其原因是在那些困难的事情上怠惰,那些与世俗不同的事,即使容易却羞怯退缩而不敢做。只有心胸宏大的人,则不顾他人的非议与讥笑。你所追求的是义理,义理当行时,整个天下都没有谁能改变你所行...
581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横渠易说·姤》阐述了当猪瘦弱的时候,力量不足不能动,然而心中实实在在想的是要躁动,到能够伸张它这志愿的时候就要动起来了,这就像小人处困顿中而时刻想得逞其志。
581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经学理窟·义理》阐述了人教小童子也可以使自己有收益:绊住了自己不外出,是第一个收益;把书教人好多遍,自己也明白了文义,这是第二个收益;在小孩子面前一定要衣冠端正,一瞻一视都要严肃,这是第三个收益;常常担心因为自己教育不好而坏了人家...
581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卷记述了朱熹的教学之道,其中包括《通书·师》、《上太皇太后书》、《程氏易传·观传》、《程氏经说》、《二程遗书》等。
581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通书·师》阐述了刚之性表现为善,是正义,是刚直,是决断,是严毅,是干练贞固;表现为恶,是猛悍,是狭隘,是强梁。柔之性表现为善,是仁慈,是和顺,是谦让;表现为恶,是懦弱,是无断,是邪佞。中的意思,是和,是适度,它是通行天下的大道,是...
581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六《上太皇太后书》阐述了大学教人的方法,首先是预先熏陶和预防。人在幼小的时候,知识思虑无所偏主,就应该每天让他听到圣贤的格言至论,尽管他还不知,也应当反反复复地让他听,让他受其熏染,使他满耳满腹都是这些话,时间久了,自...
582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观传》阐述了君子即使是不在其位时,由于人们仰观着他的德行,作为天下的仪表和法式,所以也应当自慎自省。观察他的生活方式,时常符合君子的标准,那么人们就不会失去他们仰望中的榜样而随之迁化了。不能因为自己不在其位,就放松自己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