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辛氏三代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河东文史 第一辑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德州文史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名胜古迹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槐荫文史资料
蒙阴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名胜古迹
山东文史集粹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莒南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安丘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第四辑
章丘老字号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历城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当代中国的山东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五)
李沧文史 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城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中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德州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沂南文史资料
济南政协史料
章邱煤矿史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临沭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長清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德州文史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莱西文史资料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安丘文史资料
商河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胶南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商河文史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城文史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名人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德州文史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青岛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济南文史资料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邱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德州文史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明水撷英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莒南县文史资料
辛亥革命在山东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州文史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长清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济阳县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市中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66
/
4002
54976
漫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漫鞋:后生都要“漫鞋”,儿、女、儿媳用白布包鞋为撒茬,侄、侄女、侄媳、孙子、孙女不撒茬,一个老的去世,鞋漫大半,二老双亡鞋要漫整的。
54977
泼倒头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泼倒头汤:帮忙的用谷秸扎成一头小驴,上面放亡者上衣一件,放在大门外烧掉。泼汤时,儿子必须赤脚、光头,头上用麻批系着,男的在前,女的随后,男女哭着先在灵前叩头,然后手拉哀杖,长子在最前面端着盘子,长媳打着“引魂旗”到土地庙,烧纸、泼汤、叩头。
54978
停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停丧:一般三天。第二天要请主管人安排后事,请厨师支锅,请“鼓手”,拿“扎彩”,搭灵棚。门口挂一门帘,门帘旁放一座库(纸做的),门帘前放桌子,桌前放一口袋,内装高梁,口袋前放一领席,叩头用。两旁放纸人,每边二个,灵桌上放五碗四碟供品,三盘馒头...
54979
辞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辞灵:送殡的头一天晚上要辞灵,先由死者娘家(男方岳父家)表兄弟,姐妹家,庄邻本家,后自家,先男后女,依次进行。先填库,边哭边填,填库时即放些供品、纸等,最后由长子封项,填完库开始行礼。
54980
举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举纸:送殡当天早上,由执事人按亡人的岁数裁好相连的纸条,每岁一条,捆在一根丧杖棍上,叫“万岁纸”,由执事的带领子、侄、孙将“万岁纸”请到大门旁,男左女右,叫“举纸”。
54981
吊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吊唁:吊唁人先到执事桌登记,后由一执事人拿一刀纸领客人行礼。灵桌旁执事喊“客至”,客人作揖叩头行礼,有叩四个头的,也有“四勤四懒”、“二十四孝”、“三六九叩”不等。执事人喊“谢客”,吹三声号,吊唁人向守灵人作揖。吊唁人有哭着上灵旁的,不去的...
54982
打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打框:送殡之日早饭后,亡者的长子托着叠好的烧纸,由人带领,吹着喇叭,二宅先生跟着,同到祖林,由族人安排大体方位、山向,二宅先生用罗盘测定具体地点,插好木桩,叫“点穴”,前、中、后挖土三锨,叫“破土”,随后由打框的开始挖放棺材的墓穴,叫“打框...
54983
请牌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请牌位:中午送过汤后,执事叠好“牌位”,上写某某之灵位。用两根高梁莛插在黄纸包好的“豆腐”上,上盖一块黑布,放在托盘内。亡者长子及“孝子”数人,跟着喇叭前去将牌位请到棺材前面。
54984
送盘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送盘缠:这是泼汤的最后一次。执事给纸扎马童轿夫、书童丫环起名、开光、喂饭,马上或轿内放上一件亡者衣,送到土地庙旁侧。亡者长子双手端着牌位,“孝子”、“孝眷”随后,吹喇叭的在前,至土地庙前磕头浇汤,放上牌位、“引魂旗”,点着轿(马),“孝子”...
54985
刹材口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刹材口:送过“盘缠”即“刹材口”,由执事的将亲人叫齐,这是最后一次见亡人,先不许哭,待执事的将棺盖移到一边,扶正尸体,拿开“蒙脸纸”,用新碗盛少许水,棉花蘸水在面上示意几下,叫“静面”。盖上“蒙脸纸”,把材盖移回,此时亲人痛哭。执事的用钉刹...
54986
出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出棺:棺材托泥板处穿两根大绳,一声号令,棺起外出。前面有人双手在后背棺头,两侧后面人用手托,一直到架子上放稳。待架子工用绳稳好棺,架子头详细观察后,一声“前后搭肩,起一一”,棺材平稳升起,一执事将“老盆”在亡者长子头上一触,随着“起”声摔碎...
54987
行路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行路祭:路祭桌摆有供品,桌前铺席,客人按辞灵的顺序依次行礼,待“孝子”行过礼后,起棺上路。“孝眷”解开腰绳疙瘩回家。回家路上不能哭。
54988
上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上林:至祖林,吹起喇叭,架子头一声号令,架子工小步慢跑到框旁,“孝子”跪拜,随号落棺。查看框深度、长度后,移棺入框,调好方位,盖好席,席上放三锨土,客人先行礼,“孝子”后行礼,回家。
54989
上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民俗
上坟:灵堂“五七”之内,天天夜间有人,不能关屋门。上三天坟前,每晚儿孙都要到坟前烧纸,叫“做伴”。上三天坟时坟顶应用泥三锨盖顶。“五七”之内,每七天的晚上要烧纸。“五七”坟下午上,要用纸钱领魂,由长子兜着上林放到坟前。上完“五七”坟,丧事才...
54990
门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艺术
门笺,亦称“过门钱”或“花纸”。每值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不光张贴春联、门画,还在大门、二门、房门之上贴挂五颜六色的门笺,使节日气氛倍增,给人以火红、兴旺之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