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703 / 4053
5553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物产
花生是惠安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十分之一。 民国时期,常年种植5~6万亩,亩产50~70公斤,品种以龙生型大花倒蔓为主,少部份种植竖磅、小琉球。因大花倒蔓品种生育期长,产量低,又不利轮作安排,土地利用率不高,后被淘汰。 1...
5553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物产
清代县内就种植芝麻。 民国时期至1955年,均有零星种植,或种在田埂边,或种在早薯沟底,供糕饼加工之用,1958年后逐渐停种。
5553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物产
清代就种植蓖麻,多种植在农地堤岸边。 民国时期直至1989年,各地田埂、堤岸仍有种植,不收种子,只作护堤和水土保持之用。
5553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物产
油沙豆种植始于1964年,在南埔、山腰、东岭、东园等地区引进试种,因种子细小,收成时花工太大,后不再种植。
5553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境内栽培龙眼有数百年历史。黄塘的虎窟、涂岭的岭下、白潼,南埔的界山等地今尚有明、清时期种植的龙眼树。 民国时期,只有南埔、涂岭、黄塘、洛阳少数龙眼片,东南沿海其他地区仅零星栽培。 1966年起,发展后龙的岩山,山腰的凤安、后张,洛阳的下...
5553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惠安亦有悠久的栽培荔枝历史。境内栽培的荔枝品种有:蒲(丘后村的晚熟优良品种)、乌面(丘后村的晚熟品种)、皇帝舅(产于丘后村,属晚熟品种)、黑叶(产于丘后村、属中熟品种)、兰竹(中熟品种)。至1989年止,涂岭乡丘后村已发展荔枝1万株以上,面...
5553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余甘是境内名特果树,全县栽培的余甘品种有:粉甘(是主要的栽培品种),占余甘总面积90%以上,年产量1300吨;扁甘(有150年的栽培史),六月甘、秋白、赤皮甘、枣甘、田船粉甘。 黄塘乡南田村以盛产田船粉甘而闻名中外。南田村有42个自然村、...
5553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县内栽培的柑桔,主要是宽皮桔类。其主要品种有芦柑、福桔、温州蜜柑、桶柑、南丰蜜柑、邵武蜜桔、甜橙;抽的优良品种有文旦抽、变尾抽、坪山抽和下河蜜抽。柚在境内只零星栽培。1951年,栽境10亩。1975年,后龙乡郭厝、诚厝在省农科院果树所的技术...
5553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境内栽培桃、李年代悠久,但多为零星栽培,仅涂岭、黄塘山区荒地有成片栽培。1986年后,栽培面积逐渐扩大,螺阳、涂寨、东岭、洛阳等乡镇也有成片栽培。桃类品种以鹰嘴桃、水蜜桃为主。李类有三华李,均为成片栽培,至1989年有664亩,年产36吨。
5554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境内栽培葡萄,历来是在庭院门口零星栽培。1973~1975年,涂岭、黄塘大量引进金皇后、巨峰品种在水沟边、道路、溪岸、池塘、渠道旁成片栽培,长势好,但因受台风影响,往往造成棚塌枝条折断,影响生长,没有收成。1980~1989年,又转为庭院栽...
5554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境内栽培枇杷不多,而且果实小,籽多且大,果肉薄,味酸,难以满足需要,故栽培面积甚少,产量不多。1989年,栽植136亩,总产量13吨。
5554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境内栽植的香蕉品种有天宝高蕉(台湾蕉)、天宝矮蕉、水蕉、牛角蕉,多为成片栽植,以涂岭、黄塘、螺阳为主。1987年,总面积1810亩,年产量600吨。由于县内常年冬季风力大,有低温霜冻、夏秋又常受台风袭击,故香蕉产量低、皮厚、品质差,栽植面积...
5554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50年代,境内即有小量栽培。1980年后,洛阳、东岭、涂岭均有引进成片栽培近1000亩,因受霜冻影响,结果小,产量低,品质差。1985年以后没有发展。1989年,仅有36亩,总产量1吨。
5554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要分布在涂岭山区的涂型、陈田、樟脚、黄田、寨后等山村,1989年,面积562亩,年产量17吨,以鲜食和腌杨梅脯为主。
5554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历来大都在群众房前屋后零星栽培,1985年农业局经作站引进泰国番石榴,果大,肉清脆、产量高、风味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