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5188 条 90 / 1680
1336
地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年平均地面温度(系指地面及地中浅层5~20厘米的土壤温度)为14.3℃。地面温度的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相似。2~6月份递增,7月份出现最大值。自8月份递减,至翌年11月出现最小值。
1337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年候温稳定通过10℃时,正是春分刚过,清明来临,草木萌动,桃花初开之际,象征着春季的到来。候温稳定通过20℃正是小满、芒种之交,进入一年最热的阶段。当候温再降到22℃时,已是燕子南飞,秋高气爽。候温再稳定降至10℃时,已是梧桐落叶、杨柳叶...
133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小麦成熟后期主要灾害气候因素是干旱、干热风。为防止小麦植株早衰和防御干热风影响,应适时浇足灌浆水。
133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苗期(套种5月下旬~6月下旬,直播6月中旬~7月中旬)需积温620℃,每亩需水量54立方米。一般在小满前后,正值小麦灌浆期,结合浇灌浆水套种,可满足玉米出苗用水。县境南部5月21~25日、北部5月28~6月5日套种为宜。
1340
棉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适宜播种的气候指标为: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以上,土壤湿度在55~65%。本县适宜播种期一般在4月18~25日,与农谚“枣芽发,种棉花”基本是一致的。出苗至现蕾一般约45天左右,需积温850~970℃。其间气温、地温适于壮苗早发、早现蕾。...
1341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有两节分别是第一节土壤,第二节植被。
1342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土壤其中包括:类型,养分状况,物理性状。
1343
类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1980年土壤普查,全县土壤共2个土类,5个亚类,12个土属,83个土种。其中褐土土类1445893亩,占土地可利用面积的98.1%,分布全县各地。此类土壤有4个亚类,11个土属,82个土种;砂礓黑土分为1个土属,1个土种,面积较少,分布...
1344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土壤有机质,全县平均0.88%,按山东省土壤分级标准,一级土壤(相当国家四级)共306794亩,占土地可利用面积的20.83%;二级、三级(相当国家五级)共1096092亩,占土地可利用面积的74.42%;四级(相当国家六级)共69960亩...
1345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分别是:一、土壤质地,二、土体构型,三、土壤容重及其它物理状况。
1346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土壤表层质地共分6种,其中山丘薄层土壤、平原厚层土壤各3种。山丘薄层土壤主要有石碴土,全县75499亩,占可利用面积的5.16%,主要分布于王瓜店镇南部山区,王庄乡东部和安临站乡山丘地区;粗砂土,全县77472亩,占可利用面积的5.26...
1347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按生产性能分为5种:土层较薄的山丘性土,全县243461亩,占可利用地的16.53%;厚粘心土壤,全县249749亩,占可利用地的17%;夹沙、漏肥漏水土壤25181亩,占可利用地的1.7%;砂礓黑土26953亩,占可利用地的1.8%;无障...
134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植被本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类。
1349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经过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原生自然植被不复存在。残存的自然植被多系草本植物,以及偏僻山地丘陵和沟谷中零星次生落叶、阔叶杂木林。
1350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大部地区为栽培植被。一是农作物栽培,二是植树造林。据1980年农业资源调查,农田面积1077968亩,占总面积的56.9%,林业用地面积250277亩,占总面积的13.2%。林木覆盖率为12.3%。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