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165条
基础文献
52条
析出资源
5870条
图表
5906条
人物
1320条
机构
277条
事件
1422条
地名
491条
专题
1432条
作品
3174条
实物
22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沙陀简史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
阿克苏诗词
展望“十二五”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走过30年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新诗写新疆·阿克苏诗...
我与新疆
克孜尔岩画研究
龟兹仰止
龟兹文化
图说温宿好风光
2008年阿克苏地区...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
阿克苏史话 /《丝路...
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病...
丝路重镇话新和
少数民族毯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续...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二
阿克苏文物图册
阿克苏博物馆
阿克苏年鉴.201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魅力阿克苏
龟兹诗词选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
绿色的柯柯牙
阿克苏风光诗词
阿克苏画集
爱我阿克苏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丝绸之路民间文学研究
塔里木神韵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新疆通览
神奇之旅——阿克苏市...
2011聚焦阿克苏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走进阿克苏 2004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阿克苏地区对外宣传选...
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1026
/
1345
15376
勾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其他
勾栏,又称勾阑、构栏,是百戏杂剧演出场所。勾栏即是栏杆,“因其所刻花纹皆互相勾连,故人称勾栏。”①勾栏中均建有戏台、戏房、神楼、腰棚等,因而多以“棚”为名,大者可容千余人。戏场和戏台、戏楼即在此时形成,在戏场戏台或戏楼上演戏自此形成演出模式...
15377
南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南戏也叫“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南戏形成为完整的套路,应在宋光宗时期(公元1190~1194,年),地点是在永嘉(温州)又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是在南方民间歌舞小戏为基础、吸收宋杂剧等的音乐形式,渐趋于成熟。明徐渭《南词叙录》中曰...
15378
诸宫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诸宫调产生于北宋时期,王灼的《碧鸡漫志》记载:“熙、丰、元祐年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颂之。”关于诸宫调的讲唱表演程式,在《水浒全传》五十一回中有生动描写:“现在勾栏里说唱诸般品调(即诸宫调),..赚得那人山人海价...
15379
海盐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海盐腔产地浙江海盐,元末杭州路总管、海盐人杨梓与当时西域人,散曲家贯云石友情甚厚,贯云石亦善歌唱,杨梓受贯氏传授教给家僮,后来杨梓子辈们与另一散曲家,善歌者于去衿交好,因而得其唱技,由此杨家上千家僮会唱南北歌调,元人姚桐寿在《乐部私语》中描...
15380
余姚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当地旧有一种地方秧歌戏,表演时有节拍,没有丝竹伴奏;还有一种调腔戏与南戏制式相同,尾句后台帮腔,依此可见余姚腔基于上述二戏,它的模式也是以打击乐器应节,尾句后台帮腔合唱的形式。
15381
弋阳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弋阳腔出于江西弋阳,是南戏声腔套路,以打击乐器金、鼓随腔按拍,唱词尾句、尾段由后场帮腔,与余姚的调腔戏相同,流行较广,南至闽粤沿长江北上黄河。
15382
昆山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昆山腔产生于江苏昆山,是由嘉靖、隆庆年间戏曲家魏良辅、张野塘、过云适等人共同研究,吸取海盐、余姚等腔调的优点与昆山地原有地方戏相合融入北曲唱法,改革发展产生的。在唱法上讲求吐字、过腔、收音。所创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调用北磨拍捱冷板”。昆...
15383
弋阳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弋阳腔,走到北京,发展为现在的京剧,走往西北到陕西一带仍名为弋阳腔。但据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抄本《钵中莲》传奇中采用《西秦腔二犯》的曲调,是一种七言句,第三句落仄声,不韵,又清吴太初《燕兰小谱》解释:“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
15384
曲子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曲子戏是一类演唱形式,名称较多:弦子腔、小曲子、地摊子、刨土坑等称谓,且流传日久,从丝绸之路各地发现的汉画像砖魏晋以降的石窟壁画,宋代的墓葬砖雕都有表现。敦煌莫高窟遗书中存有唐宋以来的曲子数百首。曲子戏从陇东天水起,西至嘉峪关,在数千里丝绸...
15385
眉户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眉户戏是丝绸之路陇西段影响最大,普及最广而深的剧种,约于清代中末叶传遍全省。眉户出入丝绸之路西去之域无固定称谓,曾有:新调、花调、唱故事之称。眉户入驻丝绸之路陇西影响颇深,被一些地区全盘接受,从而取代了当地梆子;有些地区大量吸收眉户音乐唱腔...
15386
半台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半台戏,此称谓与大戏(秦腔)相对而得名,半台戏又称老调,形成于清代中叶,乱弹纷生时期,是在当地民歌俚曲基础上的产物,是曲子戏的一类支脉,戏班一般有七至十人组成,故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演出小折戏,行头简陋,活动于农村、集市,以自娱自乐为...
15387
豫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豫剧属梆子类戏种,也称“河南梆子”,又名“河南高调”。以河南省的简称“豫”为名,故称豫剧,以至于到了外地,对河南所有的地方戏统称为豫剧。豫剧受“陇西梆子腔”直接影响,与当地民间戏曲性质的民歌说唱相结合,同时受到周边地区戏曲的影响而形成。
15388
坠子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这个剧团所演的坠子戏,在其本土称之为“河南道情”,也叫“坠子嗡”,多流行于河南东南部一带。它的风格特点是曲调流畅,唱腔别致。道情剧的音乐由曲艺渔鼓、道情和坠子相合并,吸收了豫东秧歌、花鼓的曲调,又受到河南越调、豫剧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种融合...
15389
曲子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曲子或叫小曲子,也有人仍呼其为迷胡子、眉户、清曲等等,这些称谓各有其源。它是丝绸之路源头、三秦之地和陇右乃至丝绸之路新疆北道一带、中道东段地区普遍流行并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一个戏曲种类。它与秦腔这个西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戏种几乎在同一时段流传入西...
15390
秧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
类型:
艺术
“秧歌”,又名“社火”,它本身就包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所谓“社火”,“社”是指用来祭神的一块地方,《孝经·纬》中表述:“社,土地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火”的含意则更为广泛:在人类尚未能利用火为己所用之前,对自然界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