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50 条 570 / 670
8536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皮袄:用熟羊皮或狗皮手工缝制的衣服,皮质朝外,毛在里面,是旧时成年人冬天所穿的保暖效果最好的衣服,虽然做工粗糙,但由于羊皮和狗皮价钱大,生活条件差的人没条件穿皮袄,因此民间有“六月天穿皮袄是有钱汉”之说。
8537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碎饭:临洗民间最平常的一种饭食,将擀好的面切成细碎的菱形,下少量的洋芋和葱、韭菜或肉丁等即可。
8538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菜疙瘩:做法和碎饭大同小异,区别是在饭中下较多的菜,一般是蒲公英、苦苣菜、车前子等野菜的嫩叶或白菜、芹菜或葱等,等饭煮熟后,用少量腊肉丁熬成油呛一下。
8539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豆面疙瘩:做豆面疙瘩的面粉是用豆类加上青裸或小麦磨成的面,俗称“花面”,在锅里先切上洋芋,锅开后将擀好切碎的花面面页下锅,待锅煮沸后再下上腌制的浆水即可。
8540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长饭:即面条,临洮民间长饭有多种吃法。一种是"臊子面”,将煮熟的面条捞在盛好“臊子汤”的碗中吃,由于做"臊子”工序较多,而且要有肉,是旧时民间最高档的饭食,所以家里来贵重客人才用臊子面招待;一种是“酸长饭”,将煮熟的面条捞入用葱花呛过的浆水...
8541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馓饭:把豆面或花面面粉一边往掺了浆水并下上洋芋块的开水锅里撒,一边用棍子或擀杖朝一个方向一圈圈搅动,煮到一定粘度即可,一般多在冬天吃。
8542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搅团:所用面粉和做法与馓饭一样,但提前不需要掺浆水,而且不下洋芋,煮熟后的稠度和硬度比微饭高,做好后舀入浆水碗中即可。
8543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銎銎儿: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煮熟的洋芋剥皮后在锅里捣碎,适当拌一点熬熟的面拌匀即可;另一种是将生洋芋用擦子擦成细条,拌入少量面粉蒸熟即可,同时还可以凉冷后在锅里倒入清油炒后食用。
8544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烫面油饼:旧时临洮民间较高档的一种饼子,在锅里倒入少量清油用旺火煎,然后用未发酵的面擀成很薄的面饼放入油锅,上面再倒少量清油烙熟,烙的中间将饼子翻一次。做熟后的烫面油饼有两种,一种是饼子完整的,折叠在磁盘子里直接用手拿着吃,另一种是烙成大小...
8545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油花卷:即调上清油的花卷,一般用发酵的精面粉蒸制,旧时民间走亲戚一般要在篮子里装一盘(一盘为十个)花卷提上作为礼品。
8546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大馍馍:用发酵的精面粉蒸制,比花卷大,入锅(蒸笼)之前在做好的面团上面用刀切成十字口,蒸熟后十字口外翻呈花朵状,在“花瓣”上用抹上姜黄或以食用色素点几个红点,既美观又喜庆,订婚、娶亲或舅父、岳父去世后悼亡时必备的礼品。
8547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花炕子:即大饼,一般是用发酵的面粉擀成直径约50公分左右的面饼子,在面饼子面子上用专门掐花纹的镊子掐上花纹,然后放在鏖里面,盖上鏖盖子,在上面用很旺的柴火烤,而鏖下面则用麦草小火烤,直至烤熟,是民间逢年过节做的一种食品。
8548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锅巴:一种不常做的饼,做法比较特别,即在锅底倒入少量水烧开,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团直接压扁贴在离水一寸高的锅上(俗称"贴锅巴”),再盖上锅盖用旺火烧,这种做法是将"烙"和“蒸"结合起来,做成的锅巴上面松软,下面焦脆,别具一格。
8549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馓子:将清油倒入锅中烧沸后,将发酵的面团扯成长条,一边扯一边折,最后将折成几折的条拧一下以便下入锅中不致散开,在油锅中炸熟即可,是临洗南乡逢年过节或娶亲办筵席做的一种食品。
8550
知识出处: 临洮民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炒面:将麦子、青裸、胡麻等原粮炒熟后磨成面,可干吃,也可拌湿捏成疙瘩吃,叫"捏炒面疙瘩”,家庭条件好的还要加上黄豆、大枣、果干等,味道极佳,是旧时农村农忙时常吃的一种方便食品,由于其久放不坏、携带方便,所以也是人们出门常带的“干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