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1171 / 1339
17551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锄:锄地(中耕、松土)的农具。宁河人使用的锄有两种,一种是大锄,由锄板儿、锄钩、锄杠三部分组成。锄板要薄、轻、坚挺、锋利;另一种是短把儿锄,小巧轻便,使用起来顺手,主要用于高粱、玉米耪头遍间苗、定苗。用大锄耪地,首先是除草,其次是松土保墒,...
17552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铁耙:铁耙是平地的农具。在一根长1尺2寸(40厘米)、直径一寸多的圆木上,安装一排耙齿,再安上一根木柄,就成了铁耙。铁耙一般是用来敲碎土块儿和整平土地的,多用于较小的地块儿,如菜畦,它的用途极广,至今仍是农家必备的农具。
17553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砘子:耩地时跟在耧后填压地垄的农具。砘子儿是两个直径七八寸、中间有孔的石轮子,中间安上一根木轴,两轮的间距也是1尺2寸,正好压在耧播后的地垄上。木轴两端各有一根突出的铁轴,轴上各套一个铁环,环上拴绳套,用牲口或一个人牵引砘地。
17554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碌碡:打场脱粒的农具。碌碡是用较大块的石头雕凿而成的长二尺、直径一尺左右的石磙子,两端的圆心处,安装一块铁打的“碌碡脐儿”,“碌碡脐儿”中心是个凹槽儿。另做一个刚好框住碌碡的木框,木框上正对碌碡脐儿安装两个铁轴,轴端尖圆。用碌碡轧场,给成熟...
17555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禾杈:木柄,铁头两杈,挑麦捆装车的农具。
17556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木杈:由人工刻意培植成的一把粗的柳木制成,天生的三根杈,多用于场上翻场,挑柴草垛、柴禾垛等。
17557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铁杈:功能跟木杈相同,只是由铁的三齿或四齿杈头和木柄组成罢了。
17558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笸箩:农家用来临时盛粮的器具,方形圆角,约二尺余见方,深五六寸。
17559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簸箕:簸扬粮食使之净化的器具。打场时,也用来扬场,净化粮食。
17560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木锨:木制的只用于扬场净化粮食时的器具。用木锨铲而不用铁锨铲,是因为木锨不会铲坏打谷场的地面。
17561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拖拉机:主要用于农业的动力机械,以柴油为燃料。宁河域内用于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和少量中型拖拉机,牵引不同的农具进行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
17562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联合收割机:1990年至2000年,收割与脱粒一次性完成的联合收割机发展很快。2000年之后,联合收割机开始加装秸秆切抛机,实现了秸秆还田,深受群众的喜爱。
17563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类型: 专题知识
玉米联合收割机:一次可完成摘穗、集穗和秸秆粉碎还田等多道工序,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发展潜力很大。
17564
知识出处: 七里海 | 类型: 景区
七里海生态园,选址在东海水库以北,占地5万平方米。设高架网罩,集湖、溪、苇、路、岛于一体,形成七里海的浓缩景观,让游人观看此园后就可领略到整个七里海的风光。
17565
知识出处: 七里海 | 类型: 景区
国际型生态农业观光园,选址在津塘运河引渠以西,津芦南线以北,占地2000亩。建轻钢结构式温室,种植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市特色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供游人观光、采摘,也可供全市中小学生上农业课,还可成为蔬菜等农副产品批发基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