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622 条 482 / 842
7216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南宋
莫纯,在庆元丙辰(1196)考试时取得了省元(礼部考试第一),被当时的宁宗皇帝赵扩招为女婿,因此称为状元驸马。他的家也在慈城,慈城有条莫家巷就是他们世袭的居住地。莫家巷分东西两巷。清光绪年间杨泰亨曾撰文曰“西莫家巷,莫驸马宅”,同时载有“或...
7217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桂慎,他是元末明初大名鼎鼎的晋王傅桂彦良的长子。桂彦良在明洪武六年(1373)授太子正字,迁晋王右傅,向朱元璋献《万世太平治要十二策》,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为“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墓志中被尊称为帝师。由于桂彦良的关系,桂慎被明太祖招为驸马。 ...
7218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赵文华(?一1557),字元质,号梅林,明慈溪县城(慈城镇)骢马桥南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继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东军事。
7219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魏耕,原名魏璧,字楚白,号雪窦山人,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世家。因为家境贫寒,少年时就离家去湖州,学习成衣技术,成为穿门走户的裁缝师傅。但他爱好读书,经常挑灯阅读,孜孜不倦,且向宿儒耆老执经叩疑,于是谈吐言词迥然不同于一般的手工艺之徒。他的高巧技...
7220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民国
张生甫,名国华,慈城东郊人,生于1864年,约卒于1933年,寿七秩。少习举子业,因仕途坎坷,经纶莫展,遂解甲还里,肆志医学,博览旷观。生平治学谨严,上自《灵》、《素》,下逮百家,不拘守于一家之言,唯善是从,临证详于观察,治疗灵活机变。由于...
7221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梅调鼎是清朝末年一位极有造诣的书法家,生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年轻时,他先曾“补博士弟子员”,后来因为“书法不中程见黜,不得与省试”。经过这次打击,他感到既惭愧,又气愤,便从此发愤学习书法,并且绝意仕进。30年代先后影印出版了《赧翁...
7222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谈家桢,宁波慈城人士,被誉为“中国遗传学之父”。曾任浙江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遗传学会会长,《遗传学报》主编,第15届至第17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第18届会长,美国、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纽约科学院荣誉终...
7223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李庆逵,宁波慈城人士,中国土壤学之父,农业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当选第4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
7224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朱祖祥,1916年10月5日生于浙江省慈溪县云山乡(慈城西5公里)农村的一个殷实家庭。中国土壤学巨子,农业教育家。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中国水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副会长。
7225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颜鸣臬,宁波慈城人士,开创我国钛合金研究,建立航空用钛合金系列,是组建我国第一个钛合金实验室的材料科学家。《航空材料学报》主编,国际材料力学行为理事会名誉主席。
7226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余松烈,宁波慈城人士,中国作物栽培学家。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现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7227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魏敦山,宁波慈城人士,建筑设计专家。曾任上海市建筑师学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建筑设计(集团)顾问、总建筑师。1997年完成的上海体育场工程,于2000年获全国第9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000年12月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
7228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当代
魏正耀,宁波慈城人士,信息,技术专家。现任总参第58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学术造诣深,曾主持完成多个研究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1985年、1998年、1999年、2001年国家科...
7229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民国
陈谦夫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殁于民国34年(1945)。他是慈溪丈亭下陈村人,家中薄有资财土地,幼,受家馆教育,16岁应童子试,17岁学商,18岁复弃商就学,在宁波偕我公会从美人费佩德博士学英文,后进宁波崇敬学堂、崇信书院(后改益智中学...
7230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 时代: 民国
穆时英,笔名伐杨、匿名子,1912年生于慈城。他父亲是个银行家。穆时英10岁左右随父亲来到了上海。穆时英很机灵,又喜欢读书,在中学时代,看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后来考入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并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18岁的穆时英在施蛰存主编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