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35143条
基础文献
43条
析出资源
3904条
图表
4833条
人物
2188条
机构
633条
事件
19512条
地名
146条
专题
1469条
作品
2110条
实物
30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王学仲艺术馆馆藏精品...
滕州古树名木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滕州...
枣庄革命画史
枣庄名人
枣庄文物
枣庄战事
中共滕州党史大事记
滕州大事记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煤史
历史人物志上卷
鲁化厂志 1966...
枣庄人物
枣庄诗选
枣庄市志
滕州印象
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
滕州年鉴2019
官桥镇志
枣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
枣庄胜景
滕州市政协大事记
印象羊庄
枣庄运河
滕州拔尖人才
枣庄泉志
棗莊文物博覽
滕州党史人物第一集
大宗村志
石刻春秋--古藤乡野...
天南地北滕州人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志
薛国沧桑
鲁南革命史
枣庄名胜古迹
善国善书-滕州文献志
枣庄民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滕县的战火
滕州年鉴2020
枣庄柳琴戏
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2104
/
2343
31546
家务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家务又称“家政”,是指一个家族或一个 家庭的日常生活事务,通常称“过日子”。
31547
家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家务的主要决策者是家长,家长又称“户主”“当家人”,在旧社会家长制家族中,家长具有绝对权威,对内维护家族秩序,对外全权处理一些事务。因此,家长以外的家庭成员统称为家属。
31548
家庭主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家务琐事的具体管理主要是家庭主妇,又称“内当家的”,一般是家长的妻子,是由“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婆婆”。这些人会料理家务,会盘算过日子。旧时的家务劳动主要由主妇承担,所以过去找媳妇,要先看其会不会做针线活、会不会烙煎饼等。在当代生活中,男女平等...
31549
育德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受几千年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人们总是把“忠孝、节义”作为美淡,多数人家把“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作为家训。
31550
育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在幼儿阶段,往往通过儿歌、童谣、谜语、故事,启发子女智慧,灌输基本知识,培养认知事物的初步能力。少年阶段,一般农家孩子渐次学会一些农活和家务,然后送进学堂学习文化知识。成年后,培养其主家立世之道、学会一技之长的本领。
31551
家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家业也叫“祖业”“家产”“家当”,包括田地、宅基地、房屋、家具、农具、树木、粮食、钱款等。家业归全家人所有,任何人不能占为已有。
31552
分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传统上分家,要请中人或子女的娘舅到场,写上名单,几家几份,新分户和中人都要签字画押。时间上多是几个儿女都结婚之后再进行分家,后来演变为子女结了婚就分出去。
31553
家产继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从前家产继承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长子、长孙为主要继承人;第二、以幼子为主要继承人;第三、老人与几个儿子平均分配财产,或谁最后贍养老人,谁继承财产;或共同贍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分配遗产。过去出嫁的闺女摊不着份,如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同财产继...
31554
母亲娘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母亲之父,当面叫“姥爷”,书面称“外祖父”,对人称“外老爷”。 母亲之母,当面叫“姥娘”,书面称“外祖母”。 母亲之兄弟,称为“舅”,其妻子当面叫“妗子”,书面称“舅母”。 母亲之姊妹,当面称“姨”,书面称“姨母”,其夫称“姨父”。 外祖父...
31555
父亲嫡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父之姊妹,当面称“姑”“姑娘”,书面称“姑母”,其配偶当面称“姑父”。 姑之子女,当面称“表哥” “表弟”“表姐” “表妹”,对人称“表兄弟” “表姊妹”。 父之舅,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父之姨,称“姨奶奶”,其配偶称“姨老爷...
31556
娶户嫡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妻之父,当面称“大爷”“叔”,书面称 “岳父”,对人称“老丈人”。至20世纪初始,多有随妻叫“爸爸”。 妻之母,当面称“大娘” “姉子”,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至20世纪初始,多有随妻叫“妈妈”。 妻之兄弟,当面称“哥”“兄弟”...
31557
女之子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女之子女 称为“外孙” “外孙女”。
31558
亲戚之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姊妹之夫,当面称“姐夫”“您姑夫”,对人称“小孩他姑夫”。 父母对其女之夫,当面称“您姐夫”,对人称“闺女婿”“贵客”。 夫妻双方之父母,当面称“哥” “兄弟”“嫂子” “您姉子”或“妹妹”,对人称“亲家”;书面称“姻兄”“姻弟” “眷兄”...
31559
其他称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仁兄弟之间,当面按原称呼,对人称“仁兄弟”。 干父母,当面称“干爷” “干娘”,书面称“犹父"“犹母”,也叫义父、义母。 一般亲戚与本家之间称呼不一致,以本家为标准;至亲与远亲以至亲为准;远亲与干亲、仁兄弟,以远亲为准;仁兄弟和干姊妹之间,...
31560
宗族长辈称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
类型:
民俗
子女对父母,对人统称“老人家”“双亲”“高堂”。 子女称父,书面称“父亲”,对人称“家父”。当面叫“爹”"大”“爷”,20世纪80年代起, 称父亲为“爸爸”。 子女对母亲,当面称“娘”,书面称“母亲”,后来称母亲为“妈妈”。 祖父称“老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