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315 / 669
471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陈宣(1438—1509),字文德,号潜斋,其家族世居平阳县慕贤东乡十一都(现苍南县仙居乡柘园村),耕读传家。自唐朝以来,柘园村走出了十多位文武进士,被称为“凤翥鸾翔”之地。陈宣的父亲陈序,是有名的大孝子,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歌咏其事。
47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民国
杨悌,字子恺,亦名子闿、志凯,源自原平阳江南张家堡的尊贵家族,为大善人杨配篯的长孙(纯约子)。他的名字取自《诗经》中的“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句,其中“岂弟”与“恺悌”相通,寓意和易近人。
471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当代
王栻先生是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资深教授,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国研究严复的第一人。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以后,他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招收了三届硕士研究生,共五人。我是他的第三届招收的研究生,是1980年春考的,1980年9月1日...
471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王祯,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在《王祯农书》中对“水碓”进行了记载,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农业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71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宋应星,明代,科学家,在《天工开物》中对“水碓”进行了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农业技术的知识库。
471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当代
陈永琢,摄影艺术家,初为工厂普通工人,后于1994年8月调入平阳报社担任摄影记者。,他的作品以强烈的思想感情为内核,题材广泛,思路新颖,展现出对时代、山水、怀旧和美景的深厚情感。其作品风格注重神韵、意境和内涵,展现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471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南宋
张世杰,南宋末年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在元军攻陷南宋首都临安后,与陈宜中一同护卫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逃亡至福州。在福州,他们拥立赵昰为帝,并积极参与恢复宋室江山的行动。
471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南宋
陆秀夫,南宋末年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在元军攻陷南宋首都临安后,与陈宜中一同护卫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逃亡至福州。在福州,他们拥立赵昰为帝,并积极参与恢复宋室江山的行动。
471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南宋
赵昰,南宋末年的皇室成员,在元军攻陷南宋首都临安后,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人一同逃亡至福州。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帝,即端宗。
472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南宋
赵昺,南宋末年的皇室成员,在元军攻陷南宋首都临安后,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人一同逃亡至福州。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帝,即端宗。
472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民国
孙美娟,曾在鳌江小学就读的学生的家长。她回忆了日机轰炸鳌江时的情景,提到了警报响起并催促大家疏散的情景。
472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民国
林阿海,高小毕业生,1941年4月19日在南门西坑天主堂附近被炸弹炸死。
472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民国
程昌锐,其家位于东门横街,一枚炸弹投落后,弹片飞到东门山脚导致一个外地人丧生。
472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民国
王孝生,来自鰲江,1942年10月25日在南麂岛被日军集体屠杀。
472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时代: 民国
郑明祥,来自鰲江,1942年10月25日在南麂岛被日军集体屠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