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285 / 669
426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周宏毅(1877—1944年),原名邦麟,仲祥为其字,周鹤洲先生之次子。少时师从刘绍宽先生。1904年杭州蚕学馆毕业,任温州蚕桑学堂教习,旋应聘往安徽省创办颍州蚕桑学校,任校长五年。1911年回乡,任平阳县农会会长。1914—1917年,负...
426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施春如(1865~1929年),谱名式厚,又名春如,学名景新,字象富,平阳县水头江边村人。
426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施铨(1894—1927年),是施象富的第三子,谱名石衡,字光铨,书名潭,字润生。毕业于浙江省立农业学校,历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教员、国立东南大学助教、森森造林场技务员、兴农公司事务员。他专攻中国森林植物学,追随中国植物学家胡先啸博士、陈...
426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孙锵鸣,晚清时期的诗人,曾游览南雁顺溪景区并写下《将到顺溪》诗,赞美了清溪、竹林和山水之美。
426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陈少文,邀请晚清时期的诗人孙锵鸣到南雁顺溪景区游览,是一位当地士绅或知名人士。他的邀请使得孙锵鸣产生了对当地风景的深刻感悟,并通过诗歌来赞美南雁顺溪景区的水光山色,将其与富春江相提并论。陈少文是当地风景名胜的爱好者或文化行动的支持者,通过邀...
426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王思勋,是福建安溪的筘匠,他在明代万历年间来到平阳县北港一带,发现了制造竹筘的唯一原料水贵竹之林,并在腾蛟带溪联源创办了竹筘业。产品被称为“联源竹筘”,为浙瓯纺织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426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王思赞,是福建安溪的筘匠,他们在明代万历年间来到平阳县北港一带,发现了制造竹筘的唯一原料水贵竹之林,并在腾蛟带溪联源创办了竹筘业。产品被称为“联源竹筘”,为浙瓯纺织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426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张春盛,在坡南地区兴起的制伞业者,他们研制的纸伞也采用了竹作为骨架。
426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王万顺,在坡南地区兴起的制伞业者,他们研制的纸伞也采用了竹作为骨架。
427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李春和,南门外兴办的另一家制伞业者,其纸伞制作同样以竹为重要材料。
427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叶成浩,平阳县的艺术家,他的剪纸作品经常取材于绿竹,展现了竹子在民间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427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叶采萍,平阳县的艺术家,他的剪纸作品经常取材于绿竹,展现了竹子在民间艺术中的独特魅力。
427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吴第,清代画家,以绘制墨竹而闻名。他的作品《墨竹小中堂》体现了竹的清幽美观和挺拔之姿。
427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苏渊雷,当代书画家,与唐云合作的《双清图》以竹为题材,展现了竹与石的和谐共生之美。苏渊雷还有《竹石图》和《梅竹双清图》等作品,均体现了竹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427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 时代: 当代
唐云,当代书画家,与苏渊雷合作的《双清图》以竹为题材,展现了竹与石的和谐共生之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