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260 / 669
388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朱嗣宗,南宋时期的武状元,来自三桥朱族,为朱氏家族增添了荣誉。
388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秦鸣雷,清嘉庆时期的文人,曾在水头过夜并留下了游记,描述了当时水头街市的热闹景象。
388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林泗爷,他是当地的神祗,每年的夏历十一月初六是他的圣诞日。在这一天,当地会举行盛大的庙会,进行物资交流活动,吸引了各地的商贸艺人游客前来参与,使得水头街巷热闹非凡。
388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方步青,他是清乾隆年间的当地士绅,致力于修复因台风破坏的环青书院。他的努力使得书院得以重建,再次成为北港学子们读书修学的地方。
389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王芝庭,他是清末民初的士绅,致力于创办新学,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他带头资助,将私塾合并为振德小学,为今天的水头一小奠定了基础。
389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民国
陈铎民,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界知名人士。为了使小学毕业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他在当地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水头首座中学,即南雁中学,也就是今天的平阳二中。他的这一举措对当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89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朱有直,他是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的出资人,帮助修建了茭白河石桥。这座桥位于平阳二中的后院,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桥梁之一。
389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缪天舜,从瑞安林垟温师附小(温师设在郑楼)毕业后投考平阳一中。当年学校初一正取300名,备取60名。名列备取,未能按时入学。直到过了国庆节,收到学校续招通知书才入学,比他们迟一个月。建国初期,平阳一中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新鲜事特别多。在平阳...
389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项铨,他是平阳一中的文艺骨干之一,创作了歌曲《春之舞》,并获得了全国青年集体舞创作比赛的一等奖。这首歌曲被团中央推荐为国庆游园舞蹈,说明项铨老师在音乐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才华。
389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杨国琛,他平阳一中的文艺骨干,负责组织全校的文艺汇演。杨国琛老师的开场白“今天天气真正好,到场的同学真不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他也参与了《春之舞》的创作。
389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姚易菲,作为平阳一中的文艺骨干之一,姚易菲老师可能也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89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林景熙(1242—1310),南宋爱国诗人,字德旸,号霁山。宋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曾任泉州教授、广东学政,后晋升从政郎。宋亡后隐居归里,致力于经史研究和著述,诗文中充满爱国忧民情怀。有诗文16卷传世,被清时收入《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对其评价极...
389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徐恕,清乾隆十二年的平阳邑令,负责重修霁山碑林,并亲书墓碑。
389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赵朴初,著名书法家,为霁山碑林中的“仰霁亭”题写亭名。
390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张鹏翼,著名书法家,为霁山碑林中的林景熙《冬青花》诗书写诗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