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258 / 669
385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当代
周国富,浙江省委副书记。他于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间访问了平阳县雪雁蘑菇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的成就表示了赞赏和支持,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动力。
385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当代
王正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财司副司长。他于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间亲临平阳县雪雁蘑菇专业合作社指导,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合作社和食用菌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他的到来为合作社带来了鼓舞和动力,有助于推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385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徐新耖,曹门村地下党负责人,接到抢粮任务并负责组织民兵执行。
385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林声镜,地下交通员,传达了抢粮任务,并熟悉山路,带领抢粮队伍前往目的地。
386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徐新对,曹门小学的教师,参加了抢粮行动,是队伍中年纪最轻的一个。
386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林书敏,领导抢粮行动的人物,向大家解释了任务的光荣和艰巨性。
386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 | 时代: 民国
林新成,毛岭头的革命群众,为地下党提供活动场所和粮食,这次抢粮行动中也为队伍提供了粮食仓库。
386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张綦毋,古代温州乡土诗人。他通过诗歌描述了塘河从沧海变桑田的演变过程,表达了对这条河流历史的深刻理解。
386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蔡芳,明代学者。他在《平阳万全海堤记》中详细记载了塘河由沙堤砌为石堤的沿革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386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何子祥,清代平阳知县,热衷于水利建设。他的诗歌《瑞平塘河》详细描述了塘河从三国时代到清代对民众带来的水利效益,充分展现了瑞平塘河在瑞安和平阳两县中的经济地位和民生作用。
386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蔡必胜,宋代武状元出身,于淳熙元年(1174年)在家乡动用了20万银“以石砌万全塘”,并在塘河边上的鸣山设立了修塘司。他的贡献体现了对塘河建设的重视和投入。
386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吴蕴古,太常博士,宋高宗绍兴15年(1145年)倡导筑造了沙塘陡门。此陡门在历史上多次重修,对塘河的防洪防涝起到了重要作用。
386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徐谊,历史名人,曾为沙塘陡门的重修写下碑记,体现了其对塘河建设历史的关注和贡献。
386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宋之才,历史名人,也为沙塘陡门的重修写下了碑记,展现了其对塘河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387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张南英,古人,有诗赞美瑞平塘河沿岸的风光,其诗句“重叠小山藏古寺,参差远树蔽贤关”被载入史册,展现了瑞平塘河沿岸的美丽景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