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185 / 669
276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陈筱垞,一位在杭州任浙江咨议局议员的平阳士绅,光绪年间曾任江南团总,因镇压“拳匪”有功受到过清庭的褒奖,后来又在平阳县学堂当过学监。他因对宋仲明的所做所为感到气愤而赶回平阳,并带来江南拳棒打手百余人准备武力解决问题。
276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王志澄(王理孚),一位在杭州有职位的平阳士绅,曾任平阳劝学所所长,后于民国五年当过鄞县知事。他和陈筱垞一起赶回平阳,对宋仲明的行为感到气愤。
276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刘次饶,光复会会员,时任温州府中学堂监督,后成为民国《平阳县志》副总纂。他被推选为民政科的办事人员,但由于当时不在平阳,因此由陈筱垞代行。
276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王瑞堂,临海人,由省派任平阳知县,后改称县知事。他上任后,设立了民政、财政、教育等科,并委任各科办事人员,从而结束了由地方士绅组成的县公署各科办事处。
276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刘绍宽,他是光复会会员,时任温州府中学堂监督,后成为民国《平阳县志》副总纂。在辛亥革命期间,他被推选为民政科的办事人员,但由于当时不在平阳,因此由陈筱垞代行。
276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孙传芳,他是直系闽军将领,在江浙战争爆发后,他攻打浙江,兵逼平阳,与浙军发生激战。
276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卢永祥,他是浙军将领,在江浙战争爆发后,他的部队与孙传芳的闽军在平阳一带发生激战,最终败退城厢。
276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黄梅僧(1871-1945),又名黄光,是一位生于平阳县城东门的士绅名流。他曾经被举为贤良方正但未曾做过官,青年时期从事教育工作并创办务本学校。在1906年前往日本考察教育,归著《樱岛闲吟》记事诗,并擅长篆书和诗词。他所作诗词在去世后由好友...
276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齐燮元,江苏督军,对鸦片烟土税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削减淞沪护军使的管辖权以获取这一收入。他与卢永祥的争执愈演愈烈,最终在1924年引发了“齐、卢之战”。尽管在战争中占据上风,但战争结束后,他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最终被奉系军阀杨宇霆、张宗昌击败...
277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杨宇霆,奉系军阀,在战争结束后挖了齐燮元的老根,使其地位岌岌可危。
277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张宗昌,奉系军阀,在战争结束后挖了齐燮元的老根,使其地位岌岌可危。
277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潘国纲,永嘉人,负责指挥浙军的第一、二师,部署在衢州一线。
277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徐挺然,浙军团长,派驻平阳。他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对待地方士绅的态度较为傲慢。黄梅僧等士绅为了应付他,不得不处处小心巴结。
277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阮伯陶,与黄梅僧同为平阳县的士绅,一同参与了应对浙军的工作。
277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民国
游越生,与黄梅僧同为平阳县的士绅,一同参与了应对浙军的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