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49 条 1171 / 1337
17551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王钟鸣善于化解民间纠纷,判断公正。当时庄浪民间不靖,他总能注重教化,劝解百姓相互礼让,使讼务锐减。 庄浪县以往没有县志,待社会稍为安定,王钟鸣便着手编纂。
17552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王璋祖籍大陆,随着台湾的回归而迁居台湾,又以台籍生员身份回大陆应试而中举,而后成为贤臣良吏,他是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重要的经历者与见证人。王璋其人其事,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真研究。
17553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黄瑞鳌还历经多年时间,精心搜集和撰写前黄族谱(一世至二十二世),并在该族谱后面写道:“续纂前黄族谱,瑞鳌再世”。说明修撰族谱的艰辛和不易。
17554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黄瑶观在他短暂(不足三年)的仕途生涯中最为感人的,还在于他倾尽身心于赈灾恤民,与百姓共患难,竟至殉职于任上。
17555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出科联于十八岁(雍正五年)时,就试于县学,因文章制义皆优,被选为秀才,并受督学程元章器重,选送县学馆深造。时学政钟祥扬在闽督学,一次莅临泉州主持府县生员岁考,对出科联的文章非常满意,特别对他的精通“制艺”犹为赞赏。出科联各科皆得第一,待到学...
17556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刘开泰生受恩宠,死享哀荣。在涂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坟墓就建在前埔山(今属南埔镇先锋村),占地十余亩,谓“一山一穴”,基地三厅建构,基前竖立翁仲、虎马羊等青石雕像,文革期间,这些雕像被推倒,至今仍埋于地里未曾清理。
17557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黄正元的表演让光绪帝赞叹不已,当即钦点黄正元为御前侍卫,赏顶戴蓝翎,可在乾清宫、乾清门自由行走。不久又授武翼都尉,诰封修职郎。自此,黄正元开始了在紫禁城的二十多年侍卫官生涯。
17558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北宋
卢仁少年失母,对父亲极为孝顺。他性格仁慈,庄重好礼。从少到老,从不曾出口一句粗俗嬉戏之语;俗世人常有的种种不良嗜好,他一种也没沾上。他教育儿孙,从不曾有半点的松懈。值得一提的是,卢仁一手操持着一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里,叔侄之间犹如父子...
17559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不详
卢瞻孙卢应时于南宋乾道八年与同乡陈世德乃同榜进士, 曾任礼部主事,加封宣议郎;元代名臣卢琦,明代名士卢琦之子卢杲、卢曒等均是卢瞻后裔。峰尾卢厝卢氏一门世代书香,绵延几百年,令人赞叹。
17560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抒写的是诗人晚年平静安逸且又孤寂落寞的心态。读其诗,透过字里行间,宛然可见一位仙风道骨的皓首老者,拄杖孑束独行,翘望蓝天白云,古今万千事,令他感慨万端……一位深沉睿智的智叟形象栩栩如生。
17561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黄元亨家贫,但他自幼天资聪敏,智力过人,且勤奋好学,刻苦攻读诗书。据传说,黄元亨小时候一次随祖父到邻村蔡头桥染布,因好玩将人家店里的账簿插入染缸中。后来, 他又凭记忆把账本内原先所记的每笔来往账目,甚至每次所染的布色,均一一凭记忆抄写出来,...
17562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戴云高寿八十六岁。临卒前嘱托儿子:“我已膺封典(被.诰封孺人),勿再请旌表。”她不愿再图身后虚名,安祥宁静地飘然仙逝。卒后,泉州郡守题赠“苦节有光”匾额,儿子朱兆纲私下谥母亲为“贞文”。
17563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刘百万每每规劝族人,要积德行善;在房规上,他制定出许多条例:破迷信,戒强暴,不能恃强凌弱,要互敬互爱,敬老尊贤等等,使涂坑成为礼仪之乡。
17564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庄捷轩教子有方,他的长子庄大勋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乡试中武科举人,五子庄大珪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乡试中举。同胞两人功名均载入《惠安县志)。儿子接连中举,庄捷轩也因教子有方,被道光皇帝钦赐为“进士”。现尚存有庄捷轩的墓碑石刻“清...
17565
知识出处: 泉港历史人物 | 时代:
摘要了郑君南他一生任劳任怨、清廉公正,不敛财、不欺贫,曾主持解决了惠安与毗邻诸县的陆海疆界。他刚正不阿、主持公道,受到邑人的爱戴。郑君南逝世后,涂岭山民无偿献出一块山地供他落葬,由此可见民众对他的爱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