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历城名人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济南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商河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商河文史
德州文史
德城文史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莱西文史资料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安丘文史资料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長清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临沭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德城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安丘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州文史
长清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济阳县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市中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辛氏三代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历城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辛亥革命在山东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莒南县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城文史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第二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邱文史资料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明水撷英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安丘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莒南文史资料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章丘老字号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
长清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蒙阴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槐荫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名胜古迹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河东文史 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德州文史
历城名胜古迹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济南政协史料
章邱煤矿史料
沂南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德州文史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市中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当代中国的山东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五)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平阴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李沧文史 第四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78
/
4002
55156
毛毡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植物
毛毡苔:或名毛毡草。这是很普通的一种食虫植物,并且也繁布得很广,多产在山野间的湿地里,和水藓类一类的植物丛生着。自根之上部,丛生很多的杓形之叶,中央有一特高的花梗,开着白的小花,它的叶面又丛生了多数的茸毛,毛端常分泌一种粘液,和露珠似的,映...
55157
茅膏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植物
茅膏菜:生于原野,其扑虫之叶,如新月形,不规则地生着,叶的表面有腺毛状突起,腺毛的光端,也分泌出粘液来,小虫飞集的时候,此种粘液能胶著,以扑荻而将它消化。
55158
扑蝇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植物
扑蝇草:多产于北美洲等地。形状和毛毡苔一样,中央的花梗特高,顶端丛生着五瓣的小花,梗的下部围生着扑食用的叶,叶缘有多数的腺毛突起,叶面并且有富感觉力的刚毛,若有蝇类触着它的刚毛,其叶即闭合起来,将它扑获,又从叶面分泌出消化液来,以消化虫体。
55159
扑虫堇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植物
扑虫堇菜:这一种食虫植物,不大常见,多产在深山的岩石上,叶面亦有腺毛,也能分泌出粘液来,以粘着小虫,小虫若是误触着它的腺毛,或者飞虫误落到它的叶上,便被粘着,不能逃去,而叶也慢慢卷旋,后用消化液消化其体,以作营养分。
55160
童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童试,明清两代初级入学考试之称,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5161
儒童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童生的别称,即文童)或“童生”。
55162
生员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
55163
廩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廩生”,(生员名目之一。即禀膳生员之简称。
55164
补廩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以后,须经岁、科两试高等,方能取得廩生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习惯上称为“补廩”。故而有“秀才补了廩,纱帽头上滚”之说)。
55165
增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增生,生员名目之一。即增广生员之简称。原意是在定额以外录取入府、州、县学的,次于廩生。
55166
附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附生,生员名目之一。即附学生员之简称。明、清时代,凡初入府、州、县学的都称附生,以后经岁、科两试高等,方能递补增生及廩生。
55167
会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会试”则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
55168
殿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对取得贡生资格者在殿廷上所举行的考试。殿试的成绩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55169
乡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此时各县、州、府的应试者齐集省城,由朝廷派官主考,录取者称为“举人”,其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55170
状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其他
状元,男,殿试第一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状元的由来起于唐武后的试贡士于殿前,门下用奏状报其等第,因此居首者称状头,后通称状元。中状元者亦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