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城文史
商河文史
德州文史
李沧文史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
胶南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商河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 第七辑
德州文史
莱西文史资料第十辑
青岛文史资料
德城文史
胶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济南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七辑
平阴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名人
黄岛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德城文史
德州文史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郯城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历城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临沭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
長清文史资料
莱西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胶南文史资料第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安丘文史资料
郯城县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莱西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章丘铁匠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莒南县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
辛亥革命在山东
章丘旧军孟文史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七辑
德州文史
即墨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历城文史资料
青州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八...
市中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平阴风物志
辛氏三代
济阳县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集粹 上册
郯城文史资料第六辑
文史资料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德州文史
青岛文史资料第六辑
长清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安丘文史资料
市北文史资料第一辑
明水撷英
活跃在各条戦线上的政...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资料第三辑
章邱文史资料
德州文史第二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二辑
安丘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六辑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民俗
德城文史
苍山文史资料第八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一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选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长清文史资料第三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二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七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城文史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黄岛文史资料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莱西文史资料第二辑
文史资料第四辑
章丘老字号
青岛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李沧文史第四辑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
莒南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第八辑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安丘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山东文史集粹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历城名胜古迹
郯城文史资料第八辑
蒙阴文史资料第四辑
德州文史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德州文史
崂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
河东文史 第一辑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崂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德州文史第十辑
罗庄区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名胜古迹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历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槐荫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
蒙阴文史资料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十辑
历城文史资料 第一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长清文史资料
即墨文史资料资料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四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三楫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辑
德州文史
历城文史资料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沂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临沭文史资料第二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沂南文史资料
济南政协史料
章邱煤矿史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六辑
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
济阳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沂南文史资料第一辑
李沧文史 第四辑
即墨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沂南文史资料第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九辑
莱西文史资料 第九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五)
历城文史资料
沂水縣文史資料第七辑
当代中国的山东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市中文史资料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德州文史
长清文史资料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
即墨文史资料第四辑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临沂文史资料第一辑
莒南县文史资料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四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
苍山文史资料第三辑
德城文史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647
/
4002
54691
六月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放牧人的节日,此时高杆作物长起,食肉动物活动猖獗。是日放牧牛羊的大人小孩买上瓜果和几张烧纸,到山神庙敬山神,以求其驱逐狼、虫、虎、豹,保护牛羊的安全。
54692
七月十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又谓“鬼节”。家家包水饺,备香、纸,带上瓜果、水饺等供品,上坟祭祖。
54693
八月十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八月十五称“仲秋节”、“下元节”,是传统的大节日之一。这时,农业年景收歉定局,俗有“七月十五定雨水,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谚。欢度“仲秋节”也有庆祝农业丰收之意。节前亲友相互馈赠月饼,互祝合家团圆。是日晚饭菜肴丰盛,全家聚餐。“玉兔”升起,一家...
54694
重阳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旧时,多是富户人家和游手好闲的人游逛登高的日子。有些文人墨客身带茱萸登高饮酒、观花赋诗,故有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1988...
54695
辞灶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辞灶也叫“过小年旧俗是灶王爷启程上天禀报一年来全家情况的日子,故称“辞灶”。旧时因贫富不等,辞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辞三(腊月二十三),民辞四,乌龟王八(鸨儿妓女)辞五六”之俗。辞灶时买些糖瓜,于晚间供奉灶君。据说糖瓜有两大作用,一是叫灶王爷...
54696
清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清明的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家家户户到祖茔添土上坟,俗称“春祭”。素有“冬(立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坟土”之说,以示给祖先修缮房屋和悼念之情。清明节,早饭吃鸡蛋,老人吃“荷包蛋”。青少年男女把鸡蛋煮熟后染成红、绿、黄等色,饭后穿着...
54697
冬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过冬歇”。意为寒冬已到,数“九”开始。九九数完后叫“岀九”,九九中以三九最冷,故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之说。是日上坟祭祖,皆吃水饺取暖,有“冬吃饺子、夏吃面(冷面条)”之语。
54698
提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媒人提亲也叫“说媒”。提亲后双方父母相互了解,若中意则请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属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不相克便选择吉日“下聘传柬”,订下终身。男女不见面,全由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只好“听天由命”,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54699
送书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送书子也叫“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备好“定亲礼(衣料、首饰、现金等)”馈赠女方、书子上要写明男女年龄、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作为联姻依据。又称“传柬”、“过红子”。
54700
送日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根据男女双方的命相,查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将新娘的冠笄、坐帐及上下轿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属相等事宜皆书其上。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便以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称“送礼”,女方称“送填箱
54701
寡妇改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丧夫之妇称“寡妇”。旧时寡妇不嫁称“守节”。有“嫁夫随夫,丧夫随子”之伦,即寡妇不允许再过第二道门槛。如若再嫁,公婆视为不孝,邻里斥为“不守贞节”。社会舆论则认为死后一劈为二,两个男人各得改嫁者娘家反对,公婆阻拦,只好深夜孤身逃岀。离走之后...
54702
生子养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城乡居民家庭生孩子谓之“添喜”。男孩称“大喜”,大门口挂红布并系上弓箭和大蒜头,寓意为:“骑马射箭,能打会算”;女孩称“小喜”,门口只挂红布。丈夫先到女方家“报喜”,再告之亲友邻居。女方娘家便筹备鸡蛋、白面、小米、点心、红糖、小孩衣服、尿布...
54703
祝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祝寿也叫“过生日”、“上寿”、“做生日”。旧时老人年到花甲便开始祝寿,生日这天儿女及亲友便带鸡蛋、长寿糕、猪肉、鱼、馍馍等物登门“做生日主人宴请亲友吃“长寿面”,喝“百年吉”酒。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给老人家做生日切忌间隔,直到寿终。否则子女谓...
54704
乔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乔迁也叫“搬家”。邻居亲朋搬家或儿女结婚迁于新居单立门户另起炉灶时,亲友邻里便带着酒、肉、用具等礼物前去祝贺,谓之“温锅”,祝福家庭幸福及邻里合睦。近年来乔迁贺喜之风在城镇和乡村日盛一日。
54705
沂南乡衣服风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民俗
旧时境内个别官商地主多着绸缎右襟长袍,外套马褂、短褂,肥便裤,一般庄户地主则不及。农村居民多着自己手工纺制的纯棉粗布衣服,俗称“本地布”,色泽多为青、深蓝、浅蓝或蜡染蓝印花布等,喜庆节日弄件新鲜点的换上就不错了。稍富裕点的冬有棉夏有单,有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