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392 / 2677
3586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数据统计
长桥大队果树专业队1.05亩亩产14897斤。
3586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刘坂垦区位于漳浦县霞美镇东北隅,即刘坂和山前村前的海滩。围垦面积2340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刘坂人为重振家声,重修祖墓、祖祠,并规划在祖祠前的海滩围海筑大堰,并描绘了兰图。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漳浦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民大念山...
3586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区域
霞美乡刘坂垦区是县委大念山海经决策中的第二大围海工程,围垦面积2340亩,养殖面积1695亩。垦区由北至南,堤岸前延全长3900米,堤岸高程5.2米,底宽22米,面宽3米,内外条石护坡,垦区配套大小进排水闸34座,工程总土石方79.3万立方...
3586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曾经伴随着许多人共同成长,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然而事过境迁,连环画在如今争奇斗艳的儿童图书市场竞争中走进了低谷,很多连环画作者,不堪忍受“冷眼”,不堪承受贫寒,纷纷转行,放弃连环画创作。可在...
3587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这是个四方形的土楼,据传建筑工整壮观。解放后还存有楼墙,楼门框的石构件等。今垦为果园。据传这里原住民为洪姓。有一个洪员外为防御山贼,请来一位堪舆师,择地建楼。堪舆师说此地建楼是一时显,可让你们很快发福,但不能到永远,凡遇到山龙崩,溪流反,你...
3587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下寮西边的半山腰,距下寮楼约一里处,居住十多户人家,其姓氏不详,有说可能姓洪。这个社有个农民壮士组织义军,自称皇帝,公开与官府对抗,遭到清剿,村社被毁村民外逃,其为首者逃到平和县坂里乡半治村也被捕杀。今下寨社遗址己开垦成果园。
3587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下寮楼东约300米处,这里居住十多户洪姓。据传这社里有一户母子相依为命的人家,可是那儿子却很不孝顺母亲。有一天,他见到邻居的羊群,有一只初生的羊羔,跪着吮奶,他突然觉悟,自此变得非常孝顺,在当时传为佳话。据传这个社与下寮楼同时荒废,余者不...
3587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下寮楼南边约200米处,据传这里居住数户洪姓人家,社边还建一座小庵——下寮庵,后社废庵倒,夷为田园,余者不详。洪姓迁徙何处不得知。
3587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山城盆地的西边,即今通往车本村的公路旁,据传在明朝以前居住着约二十户的苏姓人家,曾设立私塾学馆,曰苏厝学,距今约600多年,吴氏二世祖曾在这里读书,后社废,苏氏迁徙何方?无人知晓。
3587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是明代吴氏第四世云堂公肇基的,派下裔孙有的迁往车本村,有的迁往平和县,吴沙一房迁往台湾宜兰县礁溪乡等地……现在只存一户守祖,户主叫吴木阳,今也迁到坑尾社居住。大园头在清朝中期废社,今只存遗址。
3587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这个社与大园头社毗邻,原是吴氏第九世祖应心公肇基的,后来裔孙逐渐没落,由广东大埔谢亚香入赘接枝。解放后谢亚香迁回原籍。径仔口社人走社废。
3587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原旁山口社背后的半山腰处,筑寨建房,这里居住四方游民姓氏复杂,属乌合之众,似山贼之类。如果得罪他们,必遭其洗劫。因此,惹起众怒被他人联合所灭,早已社废,遗址处有石臼、石磨等构件。余者不详。
3587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青龙庵北侧的溪边。原居黄姓约10多户,因遭寨尾山贼的劫难,后迁走,去向不明。社废辟为农田。
3587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也在青龙庵的北侧,与原洋尾社毗连。吴姓开基,后搬到今庵兜社居住。原社址辟为农田。
3588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景区
在山城入口处之西边,吴氏第十世吴梦达肇基。当时很发达。据传他有四儿子——即四房头。长房与次房的后裔迁居台湾,三房失传,四房守祖,后来逐渐没落,最后一户吴汉金也迁居下学社,径头社废,辟为农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