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379 / 669
567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蔡寿璋,南门方正印书社的原经理,居住在西坑。他的房子边门门额上刻有“吾庐”两个草书的字,由王光铭先生题写。据说这座房子以前是著名诗人陈天孩的住所。
567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陈天孩,南门地区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城南卜宅》的尾联描述了他在龙湖边上的生活场景。他与苏昧朔、张真园等人是邻居和同学关系。
567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苏倜(达夫),民国平阳戊社的成员之一,与苏昧朔一同居住在“吾庐”对面的小巷中。
567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苏昧朔,东瓯人物画的鼻祖,与陈天孩、张真园为邻居和同学。
567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包曙东,回生堂的主要所有者,他育有三子五女,非常能干。他与余家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其故居包宅是一处保存完好的老宅。
567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包于君,原镇小教导主任,居住在包宅的左边房子。她的儿子和媳妇都很早就在回生堂工作。
567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伍宪珍,原名楚舫,是伍兆澄的祖父。他在温州五马街老香山国药号学徒,后来自己开设瑞安九成国药号。
567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伍兆澄,原平阳县政协副主席,他是宪珍的孙子,对南门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567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游立夫,天主堂一泉小学的校长,彭锦燕、章昂等人都曾在这所小学就读。
568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林蔚之,民国平阳的绅士,其故居位于教堂和电视台之间,刘绍宽曾在此搓过麻将。
568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郑锡章(1923—2012),系将门之后,是西门郑宅郑大老郑得标将军长子郑刚的第三个儿子,郑刚长子在宜山阵亡,次子夭。解放前,他曾任县政府书记员,后任县田赋处稽征员。郑锡章多才多艺,写一手很好的仿宋体小楷,县前头最早的打字店就是他开的,当时...
568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郑得标,西门地区的将军,其孙子郑锡章现居住在张真园故居的朝北厢房中。
568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张真园(1899—1959),解放前温州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任教。他能诗工书,擅长行书,书法清丽。解放后搬到温州住,在温州卖字,温州剧院、南洋照相馆的招牌字就是他写的。1951年,被错划为地主,房子没收,分给大家住。后在瓯...
568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徐用,缙云人,1936年10月到平阳任县长。当时干旱,城内用水紧张,他就派人勘察,在东坑找到了一个水源很好的地方,挖了一口井,并亲题了“通济泉”的三个字,意谓通到济南的泉水,即从泉城济南来的泉水。
568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当代
陈群老先生是顺溪人,为人忠实,乐于助人,十分喜爱文史资料并热心撰稿。他是黄埔军校十七期的毕业生,与保安队队长刘振初是同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