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374 / 669
559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史伯璿,元代儒学名家,被誉为“东海大儒”。字文玑,号牖岩,来自钱仓。他的著作《四书管窥》和《管窥外编》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称赞他深得朱子之学的精髓。他的门下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包括徐宗实、徐兴祖等。
559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陈高,元末的文学家,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他是顺帝至正十四年的进士。他的著作《子上存稿》经过后人的重新编排,成为了《不系舟渔集》。《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他的文风雅致,五言古诗和近体律诗都有很高的造诣。
559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孔克表,元末的进士,字正夫,元至正八年的进士。入明后,他曾被征召,但因受辱于朱元璋而绝食身亡。他的遗著包括《群书类要》和《通鉴纲目附释》,其中《选真寺记》的碑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559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俞德邻,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字宗大,是宋咸淳九年的进士。入元后,他没有出仕,而是侨居在镇江。他的著作《佩韦斋文集》和《佩韦斋辑文》都被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被誉为涵盖了经史百代的精华。
560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蔡芳:明代平阳经学大家,弘治十一年的举人。他与永嘉的王瓒共同编纂了《弘治温州府志》,并曾校对《十三经注疏》。他的著作有《春秋训义》十一卷及《丧礼酌宜》《大祀志》。
560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蔡瓒,蔡芳的从子,他的著作有《书经会源》《四书集讲》《皇朝名臣录略》《历代人物志略》《文集》《诗集》《格致集》《通书便览》。
560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蔡立身,蔡瓒的儿子,他是明代大儒王樵的学生,曾刊行《尚书日记》十六卷。他的著作包括《删补书经注》《青阳县志》《九华山志》《星山遁叟文集》《上蔡宗谱》等。
560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宋恕,清末民初的平阳学者,他是近代分科之学和思想启蒙的重要贡献者,被誉为先觉者。
560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朱元夫,号好山,温州平阳人,特别是平阳宰清乡杉桥(今属平阳县水头镇)人。宋末元初时期,生活的大致年代可推算为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前后。擅长诗词,尤其是填词当行本色,被誉为绝妙好词。同时,也是三礼学的专家。根据林千之的《〈三易备遗〉序...
560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陈刚,字公潜,来自慕贤西乡腊田(现今的鳌江镇蓝田社区)。年轻时赴杭州追随永康名儒胡长孺学习孔孟之道。虽多次参加科举未中,但专注儒经史学,精通历学。著有《五经问难》《四书通辩》等作品,但均未流传下来。文风学习两汉,论诗不屑于六朝以下。晚年患目...
560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章仕尧,字时雍,号清所,来自平阳城关。在元延祐年间(1314~1320)多次获得乡贡,专注于穷理之学。有一句名言:“时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之邪正,由学术之纯疵。”对经史有讲说,但未专门著书。有些见解与朱子的说法不同,载于《四书管窥》。...
560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汪鼎新,字镇卿,一字进卿,号“桐阳”,万全乡湖阳人,侨居永嘉。少孤力学,精通《书》《易》两经,善写文章。宋亡,受元政府聘请,出任温州路学录及平阳州学教授,并在任上辞世。著有《桐阳小稿》二卷。汪鼎新属宋末平阳著名人物,为温州儒学宗师。他与林景...
560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朱子昌,字可大,温州平阳人,晚年迁居吴郡。任江阴郡学博士,由于被人举荐,元政府授予他浙西道儒学副提举官职。他慨然以兴复儒学自任,门人称他为“鹤皋”先生。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葬在苏州长洲县枫桥龙山之原。子名朱梓端,有文章品行。朱子昌,...
560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赵良震(1307—1383),字伯起,别号东谷,宋宗室郯勤孝王宗惠八世孙。良震少年好学,酷嗜书籍,昼夜不倦。二十岁时,他辞亲远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到处与有名望才学的人相交识,因而见识广阔。回家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皆未得中。于是,干脆弃...
56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孔文栩(1276—1323),字周卿,父淇孙,为南宋咸淳年间上舍释褐进士,任官淮东制置司干办公事。文栩少年时,受经于同邑林景熙,学诗于瑞安张龙泽。长大后游学四方,投拜方回、龚开、仇远、戴表元、胡长孺门下,闻名当时。元延祐初年,朝廷让他署理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