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0 条 565 / 669
846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赶秧风〕下田拔秧,先要戽水,左三下,右三下,前三下,将“秧风”赶走,防手腕红肿发痛,“中秧风”。治“秧风”用秧擦手腕,或用红头绳缠手腕。
846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捺秧箍〕插秧时,主家给“插田客”每人一双熟鸡蛋,要插田客留意将秧箍捺入泥里,说是“吃了卵,要小心”。
846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尝新饭〕又称祭农官。新谷登场要用一碗新米饭摆墙头,祭祀农官(神农),同时用新饭祭“香火佛”、“太公婆”。祭毕,盛一碗敬上辈老人,然后合家用饭,品尝田鱼。
846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禁忌〕初一、十五忌掏粪。插田时忌讲“吃”,因方言“吃”与“鼠”谐音。割稻时,忌坐稻桶、稻梯,忌敲稻〓。女人忌入谷仓。
846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明众栽树〕“清明众”是从前村庄房族季节性的植树团体,有众山和众田产业。每年清明,聚众吃“清明酒”。吃后三五天内,一齐上山栽树。众山树木收入,一般用于公益事业。黄垟一带曾有此俗。
846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冬节众管山〕旧时黄垟一带房族,每年冬至聚众吃“冬节酒”,上山管理山林三五天,年年如此。
846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插树还山〕从前,祯旺一带农民租山垦荒种番薯,满三年要插上杉树归还,数目按面积面议,归还时清点株数。若有缺少,次年照补。
846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砍树还桩〕祯旺一带农民租山栽杉,到出手时,除按三七(山主三,山客七)分成外,还要将砍后的树桩清点归还,待次年重抽。
846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三旦树〕山炮一带农民生长子要栽“三旦(三日)树”。婴儿做“三日”时,邀请亲友叔伯喜吃“三旦酒”,然后栽杉一天,祝福孩子像杉树一样长大成材。日后树木分配,先抽“长子树”,再由兄弟平分。
847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嫁妆树〕有的人家生女孩,要栽几株“嫁妆树”,待女儿出嫁时,砍来制作嫁妆。
847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佛堂树〕旧时庙宇周围或山场,由僧尼、信徒植树,称“佛堂树”。
847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风水树〕村头、坳头、水口栽“风水树”,亦称“村头树”、“水口树厅、“坳头树”。多樟、松、柳杉等长命常绿树,为村庄兴旺的标志,倍受村人保护。〔岭头树〕高山峻岭路旁多栽“岭头树”,为行人遮荫、挡风。以枫树居多,冬暖夏凉。
847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田坎树〕田边地角,多栽杉树,作田界标志,热天劳作也可纳凉。
847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坟头树〕坟墓周围多栽松柏,取常青之意。有坟山的村庄,山上树木葱茏,称为“老太树”、“老太柴”,属祖宗产业。
847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屋边树、道坦树〕道坦(即天井)多栽石榴、柚子。石榴象征人丁兴旺,柚叶可蒸馍糍。屋后多栽竹,可制家具农具。旧俗“前不栽桃,后不栽柳。”“前不栽棕,后不栽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