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373 / 669
558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陈志崇,丰山(今属鳌江厚垟)东塘陈族人,与陈岩为兄弟。他师从陈傅良、叶适、徐谊,是叶适的弟子之一。
558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陈岩,丰山(今属鳌江厚垟)东塘陈族人,与陈志崇为兄弟。他也是陈傅良和叶适的学生。
558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谥忠文,昆阳沙岗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在学术上既承陈经邦、经正兄弟,又受陆九渊的影响。将二陈洛学发扬光大,在理学中正式形成“平阳学派”。与徐谊交甚密,答其书曰:“吾人平生所志,期不负所学。中都臭味,颇薰炙人。...
558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陈葵,字叔向,处州青田人。自少笃学,至老不倦。举隆兴进士,知平阳县,居官廉介。绍熙三年(1192)任平阳知县,与徐谊学友舒璘一同倡盛学风,丞相留正称为当今第一教官。
558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丁黼,南宋后期抵抗蒙元侵略的民族英雄,《宋史·忠义》有传,是徐谊任池州教授时的学生。
558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赵希錧,宗室,曾从陈傅良读书,以后受业于徐谊,是徐门高足。
558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彭仲刚,字子复,平阳金舟乡彭堡(今苍南金乡彭家堡)人。乾淳之际,永嘉儒者林立,而平阳稍为別派,游于徐谊之门。绍熙五年(1194)病卒。有《南监地舆记》传世。
558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黄中:松山(桥墩)人,绍兴四年(1193)进士,廷对第三。从徐谊游,尝与朱子往复论学。累迁起居舍人,兼侍讲,敷陈剀切。出知袁州,徙泉州,进右文殿修撰,卒。
558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刘轸,白沙人(今属龙港),徐谊学生,著有《诠心指要》。
559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刘天益,刘轸之子,曾以布衣应贤良方正直言,上书万言,极陈时政,著有《筠坡集》。
559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薛凝之(号玉成):南湖人,从学慈湖,《宋元学案》列为门人。在“伪学”之禁方严时,作《伊洛源流谱》。其子薛据作《孔子集语》、《采薇天保末议》、《宅揆成鉴》。
559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薛据,薛凝之之子,收集两世遗文编成《二薛先生文集》,林景熙为之作序。
559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周元龟,城西雅山人,号苍岩,嘉熙二年(1238)进士,后知台州。其著述甚富,有《苍岩杂著》等七种百余卷。与杨简生卒同年(1198—1273),分别任台州、温州知府,交情匪浅。
559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杨简,(1198—1273),慈溪人,人称“慈湖”先生。曾师事徐谊,并经徐谊介绍从学陆九渊。象山之门高足。
559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时代: 南宋
林湜,南宋后期学者,原籍福建长溪,后定居于平阳的松山(现今的苍南桥墩)。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少年时期便师从朱熹学习。尽管在庆元党案时期,许多士大夫都避免提及与朱熹的关系,但林湜坚守弟子之礼,始终不改。他临终前还致信朱熹,请教疑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