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3140 条 626 / 876
937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海曙市郊段塘望春一带,农民用祭盘盛鱼、鸡、肉等供品放篮里,用锄头柄扛至田头,烧香求地菩萨“朵化、朵化”(意即保佑),年成好,稻谷长得大……俗称“还田头伴”。
937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信仰习俗中,有一种古代遗留的巫术“石崇拜”。旧时海曙,凡遇街冲、屋冲、路冲,多竖块石头,上面刻“石敢当”或者“泰山石敢当”,辟邪保平安。
9378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海曙有日湖、月湖、西塘河、濠河、北斗河、余姚江、甬江、奉化江、菱池等。墙门有水井,大户有水柜,市民有水缸。市民认为凡有水之处,就有水神。人死沐浴,需丢钱向河神买水。过年要封井,开井要谢井神。人在河里溺死,说是河死鬼讨替代。
9379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旧时海曙有火神庙,供奉泥塑祝融、炎帝、回禄神像。六月二十三火神生日,有的市民不生火,妇女有的吃“火神素”,叫吃“饿菜”。
9380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神话、宗教
旧时海曙妇女讳言“鬼”字,称“夜人客”。遇家不顺利,小孩生病,以为是鬼邪作祟。天黑去路边做野祀,叫“请夜人客”。“请夜人客”多用米筛端酒菜饭,祭毕,由叫花子抢食,一般用过的碗筷当即丢弃,米筛次日鸡叫方可拿回。
9381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神话、宗教
旧时海曙境内有一种巫婆,俗称“肚仙婆”。迷信老太太相信“肚仙”能将亡灵召入肚中,可与求者进行对话,讲述死后阴间情况。
9382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神话、宗教
老三大人,甬人称“屋业地主”,是一种借居宅地之鬼神。旧时居民新建房子或迁居住宅要请屋业地主。每逢家祭,多在堂侧檐下设一祭台,供奉老三大人,以求安居。
9383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神话、宗教
炮送神后,掰一点鸡舌头等零星供品掷上屋面,说声请“瓦将军”。
9384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神话、宗教
旧时市民贫穷,又缺乏卫生知识,妇女做产多叫老娘(稳婆)接生。用瓷片割婴儿脐带,易受细菌感染。有的生一个死一个,说是七日疯鬼作梗。
9385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马灯有两盏、四盏、六盏、八盏之分,通常为四盏马灯。4个男童(或两男两女),12岁上下,天真活泼,左手擎马,右手扬鞭,踏着锣鼓节拍,随“门抡”起舞,穿“龙门阵”、“梅花阵”、“剪刀阵”、“金蛇脱壳阵”等,动作轻快欢乐。
9386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龙舞,龙身和龙头龙尾多用竹木做骨架,有9节、12节,多的18节。一块绘有龙鳞的长布覆盖在骨架上,布有红、黄、青、白、黑五色,甬地多用黄色和青色。舞龙时由执“龙珠”者引龙起舞,有单龙戏珠,双龙抢珠,有盘、滚、游、翻、跳等套路。在锣鼓、鞭炮...
9387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操纵木偶演出。戏班子多来自浙南平阳或福建等地。木偶较大,由一人或两人牵线操作,能挥刀枪、翻跟斗表演武打,嘴能张,眼会动,有后场伴奏,帮腔演唱。“帐头孩”多以围幕表演,由艺人在幕下操作,舞动木偶,边做,边唱,边独白。“孩儿戏”也称“凳头戏”,...
9388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猢狲戏多来自外地民间驯猴艺人,挑箱牵猴,走街串巷,常在街市空地表演。先敲锣引人,孩子们闻声赶来,耍猴人牵猴子兜一圈,以示演圈。猴子开始翻跟斗、倒立。耍猴人又给猴子戴上纱帽,穿上猩红衣裳,猴子照锣声表演戴帽、摘帽、捧衣物入箱等动作。正当观众拍...
9389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在郡庙前头,祠、庙门口常有民间耍鼠的游艺活动。小白鼠在耍鼠架上上下奔蹿,耍鼠人随小白鼠边耍边说:“快来看哟,这个叫刘二姐逛庙会,看它跑得多快呀!”“这是李三娘吊水呀,啊呀,糟了,水桶掉下水井去了,快用绳子把它吊上来,多命苦啊。”“哎,小...
9390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推板:差、糟糕的意思,英语too bad的音译。例:“该个人真推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