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177 / 669
264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陈信修,男,东岳观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粉碎四人帮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东岳观重现生机。1983年3月,陈信修道长以高望重的身份坚持不改俗,成为东岳观的住持。他是马诚起道长(全国道教协会第四届理事)的门徒,深明经法。陈信修道长一心为观,毫无私心...
264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吴崇悦,男,陈信修道长的徒弟,他在师父病危期间接任了东岳观的住持。作为新一代的道教领袖,吴崇悦继续秉持着师父的信仰和理念,致力于东岳观的发展。他通过不断努力,为东岳观的繁荣和道教的传承做出了新的贡献。
264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民国
马星野,男,生于1909年9月13日,他的老家一度住在昆阳西门担水巷,20年代初就读于浙江十中。
264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蔡墨笑,名锐(1890-1944),以字行,东瓯名画家蔡英次女。年十四,随姐姐笑秋赴天津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学成回乡,与姐姐共同创办平阳女子高等小学,担任过七年该校校长和温州女子师范、平阳女子中学等校教师。平日擅长山水画和刺绣,曾获巴拿马国际...
264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杨悌,字子恺,著名学者和书法家,对《汉书》和《资治通鉴》有深湛的研究,著有《汉事绀珠》、《通鉴事纬》和《味镫存稿》《马孺人传略》等书。
264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刘蕙,女,刘绍宽老先生的幼女,夫君叶永烈,独生女姜幼菊,自幼聪慧好学,被誉为“才女”。她曾在平阳女子高小就读,与蔡墨笑建立了师生情谊。蔡墨笑对她的国学根底深表赞赏,因此在创办扶秀女塾后,曾聘请她担任古文教师。然而,由于身患足疾,行动不便,她...
264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姜幼菊,女,刘蕙的独生女。在解放初期,她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毅然决定参加解放军,并改名姜伟。如今,姜伟已经离休。她不仅对母亲的诗文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还致力于搜集和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她悉心搜集了刘蕙女士的诗文原稿,并将其复印...
264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苏元,男,老中医,他在平阳县悬壶行医长达64年,因其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于1994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名中医”的荣誉称号。
264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罗杰,男,国民党平阳县长。在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江,国民党政府土崩瓦解之际,罗杰派代表与我党组织谈判“起义”,但未成功。面对局势的急剧变化,罗杰陷入了举棋不定的境地。最终,在5月10日夜晚的大雨中,罗杰被迫与陈柬夫旅...
265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陈柬夫,男,国民党航空特务旅旅长。在1949年,陈柬夫在淮海战场被我军击溃后,驻守在平阳县招兵。然而,在平阳局势动荡之际,他选择了裹胁群众逃往鳌江方向,落海逃遁。在逃逸过程中,陈柬夫及其部下沿途抢夺群众雨具、财物,并丢弃了大量武器弹药,展现...
265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吴延亨,男,解放时期的平阳县直属镇人民政府筹委会主任,后任鳌江区长、中共瓯海县委书记。他负责城鳌工作的联络,与游寿澄共同策划并完成了对平阳县解放后的接管工作。
265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游寿澄,男,负责城鳌工作的联络员。他与吴延亨共同策划并完成了对平阳县解放后的接管工作。在面对复杂局势和艰难选择时,他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为平阳县的解放和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265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程卓然,男,他在接到吴延亨和游寿澄的通知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毅然单身闯入设在之安旅馆的“平阳县各界欢迎解放军委员会”。
265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应作俅,男,负责军事股的伪县府官员。在程卓然的陪同下,他与留守的伪中队长一起清点了官兵和武器装备。尽管最终成为了镇压对象,但他在平阳县解放初期的接管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65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时代: 当代
黄庆明,男,党小组成员,来自福建顺昌县。在平阳解放的过程中,他与程卓然一起,带领积极分子在游寿澄家中进行准备工作,排练扭秧歌,练唱革命歌曲,写欢迎解放军的标语。他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为平阳县的解放和重建工作注入了活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