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064 条 362 / 938
5416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农林昆虫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农、林、仓库害虫、天敌昆虫。
5417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种类、灾害年表。
541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自然灾害种类的基本情况。灾害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病虫害和气温异常等。
541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灾害年的基本情况。本年表辑录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至1987年858年间与现境有关之灾情记录。
5420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成陆围涂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成陆过程、筑塘围涂。
542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成陆过程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近山湖海积平原、中部海积平原、滨海海积平原、三北浅滩。
542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近山湖海积平原的基本情况。随着海岸线的北移,人类活动逐步向北延伸至平原地带。汉、唐期间,修筑杜湖、白洋湖、烛溪湖等,在平原从事垦殖;上林湖一带建有越窑,烧制陶瓷;唐代开始,今师桥、石堰等地已设灶制盐,故师桥一带有“秦则海也,...
542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中部海积平原的基本情况。18世纪中叶后,因钱塘江水流改道,水出萧山北大门,改变了杭州湾潮流动力,杭州湾两岸出现北坍南涨现象,使南岸海涂淤涨速度加快。至19世纪中叶已涨至今西三—庵东北—新浦镇新闸村—附海乡郑家浦村—五洞闸乡高...
542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滨海海积平原成陆的基本情况。丁坝、顺坝和网坝促淤效果明显。1969~1983年,从龙山码头至郑家浦丁坝内,泥沙的平均年淤积量为233万立方米,海涂年平均增厚8.8厘米。
542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三北浅滩成陆的基本情况。三北浅滩的形成是慈溪淤涨型岸滩不断外涨的结果。在本世纪30年代已成雏形,以后随着江海泥沙的沉积而逐步发育,民国19年(1930)以来平均每年外涨39米。
5426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筑塘围涂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解放前筑塘围涂、解放后筑塘围涂。
5427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解放前筑塘围涂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原姚北筑塘围涂、原慈北筑塘围涂、原镇北筑塘围涂。
542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技术了慈溪县解放后筑塘围涂的基本情况。解放以来,由于海涂自然淤涨和人工促淤,新增了大片可围海涂。自1952年开始,各地发动群众筑塘围涂,至1987年先后围筑八塘、九塘,共长140余公里,新围海涂110平方公里。
542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人口变迁、人口构成、人口控制等概况。
5430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人口变迁自然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密度的概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