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云南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音频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0738 条
2022年
50738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1330条
基础文献
89条
析出资源
3800条
人物
2029条
机构
228条
事件
617条
地名
816条
专题
1244条
作品
2301条
实物
206条
颗粒列表
共 50738 条
3334
/
33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49996
龙窑的建造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14:27,390-00:15:45,740
龙窑作为中国传统陶器的主要烧制用窑,在陶器生产史上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时至今日,中国颇具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龙窑几近绝迹。
49997
碗窑村举办民俗开窑拍卖活动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15:46,750-00:16:22,600
每逢重大节庆,如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华宁县常常在碗窑村举办民俗开窑拍卖活动,民间手造系列活动,大岭圪窑便成为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还举行花灯表演,古陶、玛瑙展示销售,特色美食餐饮限时优惠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窑街吃、游、购、娱。
49998
华宁陶制作主要工序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16:24,140-00:17:23,920
华宁陶制作主要工序有:制泥、拉坯、施釉、烧制等。华宁陶釉色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传统釉色有:白釉、绿釉、酱釉、蓝釉、三彩釉、黄釉、乌金釉等,较有代表性的为绿釉。华宁陶取身边天然物入釉,通常是老沙、泥浆土、草灰、铜矿等当地出产的天然料子。
49999
华宁陶施釉的主要方法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17:24,720-00:17:53,725
华宁陶施釉的主要方法: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
50000
窑变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0:06,160-00:01:25,230
对于爱陶和制陶人来说,“窑变”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词并不陌生。“窑变”指陶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的自然变化。而在烧制过程中,窑变的开片和色彩变化,则让华宁陶显得格外珍贵和稀有。往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也...
50001
新兴陶坊传承并弘扬华宁陶艺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1:25,330-00:02:53,980
近年来,华宁陶瓷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企业和陶坊如雨后春笋。传承并弘扬着华宁陶艺。目前全县共有制陶在册企业、工商户70户,从业人员1900余人,有多位工艺大师到碗窑村设立工作室、设店制售陶产品。
50002
云南工艺美术大师——李自轩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2:57,060-00:03:50,860
李自轩是一个从村姑到名声鹊起的云南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她一直坚守着“做有生命的华宁陶的信念”。在传承华宁制陶古法、求索华宁制陶新路,耕耘不辍,探索不止。不仅使汪氏陶艺得以发扬光大,更无私地将调釉的技艺传给...
50003
李自轩初学制陶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3:52,260-00:04:39,470
李自轩17岁就走进了当时的华宁陶器社当小工。在陶器社她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汪培祖。汪培祖出生于陶艺世家,是有名的汪氏陶艺的第27代传人。因为丈夫做陶的缘故,李自轩得到了学习制陶的机会,从最初为拉坯的丈夫“踢盘”,到揉泥、制模、灌浆、烧石膏、...
50004
研究绿白釉彩陶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4:40,560-00:06:04,160
随着公公的离世,她和丈夫意识到,汪氏陶艺最经典的“绿白釉彩陶”,也是华宁陶数百年最具代表性的釉陶,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于是,下定决心研究绿白釉彩陶。仅有初小文化的李自轩,开始和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打起了交道。她把相关化学知识写在小纸片上,一有时...
50005
李自轩研制陶釉成功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6:05,760-00:06:59,920
李自轩把口耳相传的技法与科学实验相融合起来,经过几百次的实验,1987年,实验终于取得成功。她不仅可调制出20多种釉,而且用她的釉药配方可以烧制出明代的白釉,清代的酱彩,民国时期的绿釉。
50006
李自轩调任华宁古建筑美术陶器厂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7:01,100-00:07:48,750
1984年,李自轩调任华宁古建筑美术陶器厂,担任配釉技术与产品销售的副厂长,与丈夫汪培祖一起,将一个濒临倒闭、年产规模仅30多万件的小厂,转变为年产700万件,产品形成建筑陶、工艺美术陶、生活日用陶、园林建筑陶为主的4大系列、600多个品种...
50007
华宁白塔山陶厂的成立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7:49,920-00:08:27,700
2001年,汪培祖任董事长,李自轩任总经理的华宁白塔山陶厂成立。坚持规模化生产建筑用陶,完成资金积累,投入大量资金加快研制和开发民用陶、工艺陶,让古老的陶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在精明的李自轩的经营下,白塔山陶厂目前已是云南名声赫赫,活力四...
50008
培养大批陶艺人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8:29,650-00:09:19,710
李自轩没有止步于家族的传承,而是把技艺发挥到更广大的空间。李自轩在自己的厂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无私地传承自家技艺。50多年来,她带出徒弟千余人,其中有40多家新建制陶企业的负责人及掌握华宁陶各个工序的手艺人,几乎都接受过李自轩培养和指导。
50009
一门三代共同承接着汪氏陶艺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09:21,150-00:10:12,640
2016年4月他们一起被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而在汪家,汪氏制陶传承人第二十八代传人、李自轩的儿子汪大为被评为“玉溪市民间工艺师”,致力于华宁古陶的收藏和工艺陶制作;李自轩的女儿汪海涛则继承了母亲的才艺,成为华宁色釉的姣姣者;李自轩的...
50010
做有生命的华宁陶
内容片段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倪伟顺、李潇潇系列讲座
|
起止时间:
00:10:13,890-00:11:53,200
在我的眼里,陶是有生命的。我看一件陶器,就像在打量一个人,人有气质模样,陶也这样;人有德行的优劣,陶也是这样的。器型的古拙精巧、圆浑俊秀,釉色的清浊明暗、刚柔厚薄,在我手中每天都有许多‘新生命’在诞生,想想,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