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0298 条
2021年
10216 条
2022年
20008 条
2023年
20074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颗粒列表
共 50298 条
3227
/
33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48391
春日偶作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此诗写作时间、背景同上首。诗人采用比兴手法,以春色比喻新发现的哲理,以千葩万蕊比喻理学繁荣兴盛、各种学术流派竞相出现的局面。前三句,通过“春色深”、“去登临”,看到“争红紫”;末句画龙点晴,发出了“谁识乾坤造化心”的设问。一而把理学昌明这一...
48392
偶题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寓意深刻哲理诗,约写于绍兴末至乾道初五夫潜修时期,这时朱熹经过李侗的点化,格物穷理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诗大意是:诗人终日面对青山和万紫千红的花草,看到了流云、飞雨,不禁苦思冥想,要从云变成雨这一已知事物,进一步穷究云是怎么形成的道理...
48393
偶题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寓意深刻哲理诗,约写于绍兴末至乾道初五夫潜修时期,这时朱熹经过李侗的点化,格物穷理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诗大意是:诗人见到山间的流水,发现了它有强大的冲击力,它能够劈开苍峡,象雷一样吼呼着向前奔流,宛如万斛明珠奔涌而出,一泻千里,把一...
48394
偶题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寓意深刻哲理诗,约写于绍兴末至乾道初五夫潜修时期,这时朱熹经过李侗的点化,格物穷理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诗大意:诗人想缘着水流的方向寻找溪的源头,但山外有山,水外有水,走到这条溪源又有其发端的源头,这才领悟到“真源”是行不到的,只好倚...
48395
分水铺续赵仲缜留题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为送赵仲缜赴京(临安)应试,行至分水岭时续其原韵所写,原载《朱文公文集》卷四,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但按全诗编排顺序,此卷排于《南岳酬唱集》之前来看,约写于隆兴乾道前后。此诗之前尚有《仲缜尊兄对策南宫相顾田舍辄赋小诗攀饯行李》云:“三径荒...
48396
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既是朱熹乾道间访张栻于长沙时的留别诗,也是这次重要学术交流的总结。诗大意:前八句,写诗人自己不远千里往访张栻的经过。中八句写与张栻同游南岳的情景和即将辞别的惆怅情绪。末四句写自己奉酬这首诗的用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亲切感谢和依依惜...
48397
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既是朱熹乾道间访张栻于长沙时的留别诗,也是这次重要学术交流的总结。诗大意是:前四句是写自己此次来长沙向主人请教“太极”的真蕴,深受教益。中八句写自己对“太极”内涵和功用的理解。末八句诗人谦称对太极研究功力仍有欠缺,望今后继续指点,互相...
48398
次韵伯崇自警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为乾道三年与范伯崇访张栻东归途中所写。原载《东归乱稿》。诗意:伯崇原期十年事业有成,但自认为未能实现,朱熹问他是否为因循苟且所误。
48399
次韵伯崇自警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为乾道三年与范伯崇访张栻东归途中所写。原载《东归乱稿》。诗大意:说看伯崇的诗句,似感他优柔寡断,不够坚强果断,希望他认真回顾总结,有以改正,事必有成。诗中体现出朱熹对弟子的严格要求,无比爱护和谆谆教诲,表达了师生间深厚的情谊。
48400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此诗作于淳熙三年晚秋。机仲即袁枢,景仁即傅伯寿(傅自得之子,朱子门人)。据袁枢《年谱》载:淳熙三年二月,袁枢离严州教授任回建安,后由龚茂良荐为大宗正簿,应诏入对,是年冬偕傅伯寿同游武夷,与朱熹会晤。这时,朱熹所著《资治通鉴纲目》已成书,《诗...
48401
抄二南寄平父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此诗原载《朱文公文集》卷六,按原诗排列于《云谷二十六咏》之后,《登云谷》诗之前来看,约写于淳熙四年丁酉前后。是年十月,其《诗传集注》成。朱熹很推崇“二南”,他在《诗集传序》中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
48402
鹅湖寺和陆子寿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写于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奉诏差知南康军、候命于信州之时,据《朱子年谱》载:“淳熙六年乙亥、公五十岁,正月,再请祠不报,候命于铅山……寓止崇寿僧舍,陆梭山来访。”这次会晤双方对各自的理学思想都进行了新的反思,并都作了一些自我批评。朱熹作此诗...
48403
次益老韵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是朱熹自泉南回归闽北多年后奉和益公原韵之作。原载《朱文公文集》卷十,具体写作年代不详。诗中表述了诗人对宇宙浩大无垠,无始无终和学术问题应自由争鸣互相切磋的正确见解,体现了他当时已掌握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诗句生动活泼,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
48404
天柱峰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诗约为淳熙五年八月朱熹出任知南康军前夕所作,是武夷山九曲溪两岸七处人文景观的写照。诗中表现了诗人心怀天下,关注现实世界的思想。诗人见到巍然挺立,恍如擎天巨柱的大王峰,联想到当时内忧外患频仍,国势岌岌可危的局面.不禁想起了“立人极”问题,痛...
48405
升真观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类型:
文学
这诗约为淳熙五年八月朱熹出任知南康军前夕所作,是武夷山九曲溪两岸七处人文景观的写照。诗中表现了诗人心怀天下,关注现实世界的思想。在《升真观》中,诗人见到千寻绝壁上依稀可见的古寺,想起了吹笙驾鹤的仙人杳无音息,而人世却永远照常运转,由此启迪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