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图书馆
未登录
登录后查看详情
未登录(登录后查看详情)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3016 条
2022年
13016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3016条
基础文献
33条
析出资源
7043条
图表
2636条
人物
675条
机构
331条
事件
463条
地名
126条
专题
1112条
作品
347条
实物
250条
颗粒列表
共 13016 条
815
/
8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12211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送产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娘家或夫家至亲好友要送面条、红糖、肉、鱼、蛋等物,供产妇补身体,以丰盈奶水,俗称“送产”。亲友也有馈送滋补品或婴儿衣着等物的,此俗今仍盛行。
12212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开口奶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后,母亲先不喂奶,而用讨奶桶向别的产妇讨奶吃。男婴讨女婴之母乳,女婴反之,称“开口奶”。喂奶前,先喂婴儿一口黄连汤,一是解毒,二是寓意先苦后甜。现多在医院生产,此俗稀见。
12213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戒厌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婴儿生下三天称“三朝”,要戒厌。戒厌时用蔬菜数碗、米筛一面,将蔬菜放置于米筛中,供在产妇的床上,祭的对象为床公床婆。忏念床公床婆保佑产妇平平安安,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成长。接着是分“糖孵盏”,用小酒盅盛糯米饭,上放一颗红糖,分给左邻右舍...
12214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满月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满月”,也称“弥月”。此时婴儿一般用剃头刀剃满月头,有时也会在后脑勺留一撮小顺毛,也有在前脑剃出三个桃子形的。男孩剃下来的胎毛,晒干了用红纸包起来放置在栋梁的骑梁布旁保存起来,希望孩子成栋梁之材,并作纪念。殷实人家办酒...
12215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开荤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第一次进荤食,其父母用鹅舌头凑几下婴儿的嘴唇,称“开荤”,意为吃了公鹅,以后跌倒时会像公鹅一样昂首挺胸,不伤脸面。此俗仍风盛。
12216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望外婆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第一次去外婆家,去时鼻子上抹点镬底灰或涂点墨汁,意谓“辟邪”,俗称“乌(烂)鼻头管望外婆”。外婆给婴儿挂五彩长命线,寓意长命富贵。此俗现已不多见。
12217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拿周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一周岁时,亲友多有馈赠。外婆家要送由小到大五个等级的金团,称“五代见面”。周岁小儿开始学步,外婆送“虎头鞋”。虎头鞋用黄布精制,鞋头绣老虎头,虎额绣“王”字。虎是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婴儿穿了它可以壮胆驱邪。届时罗列百物,让孩子自取,以卜孩...
12218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继拜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接连生了几胎女孩后才生男孩,或者接连夭亡几个男孩后又生男孩,会让儿女继拜一个多子多福的人为干爹。一般选有世交的家庭。民间也有迷信子女“八字”与父母冲克而出继的。承继之后,继拜者逢年过节须向干父母送礼,受继拜者也要给干儿女一些钱物。
12219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夜啼、喊魂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婴儿夜哭不停,家长会认为是鬼在作祟。于是,请人用红纸写上“天赤赤,地黄黄,小儿夜哭在娘房,过路君子读一读,一夜睡到大天亮”的谶语,趁无人看见时贴在路旁,以解除婴儿夜哭之患。如孩子受惊吓或患病,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被认为是“丢了魂”,家长...
12220
北仑区梅山岛生育习俗割脚绷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小孩开始学步,为求以后走路顺利,要举行割脚绷仪式。事先准备四五尺的草绳一根,然后到厨房灶王菩萨那里忏念一番:今天要给某某割脚绷。请出菜刀、火叉、火锨、火拌各一,把它们请到弄堂口,两边要有房门,将火锨放一边,火叉、火拌放一边,中间拴上草绳,抱...
12221
北仑区梅山岛寿庆习俗做生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男子三十岁诞日都要“做生”,但不称做寿,俗语“三十不做,四十不富”。做生时,办酒席请客,亲友送礼祝贺。四十岁一般不做,忌“四”与“死”谐音,认为不吉利。五十岁以后的寿诞一般由子女为父母“做生”,亲友主动祝寿,不发请帖,俗称“请吃酒(婚...
12222
北仑区梅山岛寿庆习俗吃六十六块肉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间还有六十六岁吃六十六块肉的习俗。吃斋念佛者所吃肉,以烤麸代替,均由已嫁女儿孝敬父母。俗言吃后可望长寿,故有民谚:“人到六十六,阎罗大王请吃肉。”
12223
北仑区梅山岛寿庆习俗做十头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子女为亡故父母或祖父母逢十祝冥寿,俗称“做十头 ”。仪式似生人做寿,亲眷也送礼品,请人念 “寿生经 ”。也有在寺院拜忏做佛事(“拜梁皇 ”)的,以祝冥寿,至百岁止。如今此俗渐少。 20世纪50年代以后,寿庆崇尚简朴。80年代起,大操大办之...
12224
北仑区梅山岛丧葬习俗送终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父母弥留之际,子女跪床前,喂粥汤等。老人一咽气即一起号哭,同时焚香、念经、烧戒牒(路引),称为“送终”。人死后,家人即往本庙拈香,为亡人向阴司“报到”,并祈祷、烧纸钱。替死者沐浴、理发、剪指甲、更衣,把床席、被褥放路旁烧毁,称“烸苫包 ”。
12225
北仑区梅山岛丧葬习俗报讣的介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派人赶赴近亲家报讣音,告知死讯及葬期等。报丧者需倒挟雨伞,行至门前,将伞柄朝上放置门外,以示凶信噩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