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3016 条
2022年
13016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3016条
基础文献
33条
析出资源
7043条
图表
2636条
人物
675条
机构
331条
事件
463条
地名
126条
专题
1112条
作品
347条
实物
250条

颗粒列表

共 13016 条 814 / 86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12196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明节前后,岛民采艾草嫩叶,煮泡后捣烂,与糯米团一起搡捶融合,做成的麻糍称“青麻糍”,清香扑鼻。因其是方块形,故又叫“青块”。青团,用同样原料同样做法,只是制作成椭圆形,故又称“艾蛋”,多在立夏时用,与立夏蛋并称。青团馅子有猪油芝麻、豆沙、...
12197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下饭”。当地民众除喜食蔬菜,因靠海吃海,还习惯以海鲜下饭,海鲜有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弹涂、乌贼、蟹、虾、蛤蜊、蛏子、蚶子、泥螺及其干腌制品,如黄鱼鲞、咸鳓鱼、糟鲳鱼、乌贼鲞、蟹酱、■蟹、醉泥螺、三抱鳓鱼、二矾海蜇、三矾海蜇、龙...
12198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男婚女嫁由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一般由男方托媒人传话,探得姑娘生辰八字,请算命者“卜吉”,合则相配定亲。定亲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写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用礼盒装上庚帖,送至对方家里。换帖后双方无异议,婚事乃定。
12199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定亲后,男方向女方馈赠聘金和聘礼,由媒人经手见证。有钱人家聘金丰厚,有绫罗绸缎、金银首饰、麻饼金团、绍兴老酒及寓意吉祥的条肉、对鱼等,此外还有桂圆、枣、莲子等,均为馈赠的佳品。是日,女方还应向男方问明对方父母及至亲的鞋子尺寸,以便提前预制,...
12200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选定“好日”后,请媒人向女方传送“日子书”。婚礼前一两天(也有当天的),男方遣亲友去女方家搬运嫁妆,嫁妆多少视女方经济条件而定,富者有“十里红妆”,贫者只有衣箱、果箱和“夜桶”(马桶,俗称“子孙桶”)等少许几件。迎亲前一天,女方设酒席酬宾,...
12201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男方挑“望娘盘”担先行。望娘盘中有鱼、肉和点心,其中大米馒头每个中有一颗红枣,寓意“早生贵子”,民间亦常称大米馒头为“望娘盘”。还有一对鹅(以鹅代雁),象征婚姻坚贞和谐。女方回赠礼物,必有大小不同五种规格的金团,寓意“五代见面 ”。 用花轿...
12202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新娘和送轿队伍到了新郎家,男方的接待人员会把新娘和女方亲友热情领进房内,利用稍歇时间,端上桂圆、银耳羹和汤团、糖果款待贵宾,俗称“换妆汤果”。拜堂仪式一般由族里或村中有威望的长辈主持。新娘由送娘子搀扶,踩着红地毯或麻袋,缓步而行进入堂前。此...
12203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俗“新婚三日无大小”。是夜,不论尊卑、老幼,概不忌讳,闯门进房,可向新婚夫妇索取香烟或糖果,愈闹愈发,喜可倍增,谓“吵房 ”,也称“闹洞房 ”。次日清晨,新婚夫妇起床后,亲友家小孩拥入新房,寻找新郎新娘吃剩的“床头糕果 ”。
12204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亲友按亲疏关系送礼,俗称“人情”。家族五代之内可以不送礼,只送“茶钿”。传统上称给女方送的贺礼为“送嫁”,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现在一般都送钱,送嫁时间不定。而给男方送礼应是在结婚当日的中午入酒席前,叫送“人情”。男方设有“局房”,收礼后,...
12205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话说:“外甥为半子。”结婚次日上午,新郎家中备置12道佳肴和老酒,分别装上两只幢篮,由新郎或兄弟挑到舅父家中,以此孝敬外祖父母。若外祖父母已故,以此进行祭祀,以告慰外祖父母。
12206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结婚后第二天,新郎伴新娘回娘家,岳父母设宴招待“新女婿和刚出嫁的女儿,称“回门”。旧时回门也有结婚后几天的,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现在回门一般都在结婚的第二天,娘家路途遥远者除外。
12207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寡妇再嫁是不光彩的,若携子女,子女会被蔑称为“拖有病”,即“拖油瓶”。赘婿受歧视,称“上门女婿”,在女家地位卑下。抱养幼女,待成年时与子结婚,称“童养媳”。两家互换姐妹为媳,称“调亲”。因生活贫困被迫将妻租给别人(生孩子),称“典妻”...
12208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产妇分娩前由娘家备金团、肉、鱼、蛋、桂圆、核桃、糖等食品。预制婴儿所需衣服、尿布、鞋袜等物,称催生衣,意在催生。因多为挑担,故名 “催生担 ”。
12209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即坐月子。有如下禁忌:产妇产下婴儿后要包头,系褕身布襕,不能吹风、见光,不能碰冷水。产妇身体虚弱,要吃红糖索面。
12210
知识出处: 梅山风韵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产妇在家中分娩生产,月内不能出户。产妇称“红人”,产房称“红房”。非照顾人员不得进房内,长辈也不进“红房”,意谓婴儿过早见长辈会 “折福减寿 ”。现多在医院生产,此俗稀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