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301 条
2022年
230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301 条
文学
502条
艺术
202条
音乐
205条
建筑
318条
遗址
128条
器物
130条
食品
248条
其他
531条
道路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301 条 81 / 1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201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苗族非常崇拜祖先,不但逢年过节要掐食祭祖,就是平常杀鸡、吃肉、喝酒也要掐食祭祖。最大的祭祖活动是每十三年一次的吃牯脏也称作吃牯藏。从以上介绍我们知道,苗族宗教文化词语十分丰富,而这些宗教文化词语都是在苗族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202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食品
湖南绥宁县一带。苗家人大多请客人喝万花茶,是用冬瓜、橘子、南瓜一类的瓜果雕成花、鸟,禽鱼等形状,经过几道工序制成香脆、甜的食物,在饮用的时候取几块1放入在杯里面,再冲入开水。
1203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颇果“是湘西方言区苗族当中最隆重也最独具特色的一种祖先崇拜祭祀活动。他的原意是”敬奉“的意思也就是指”老人祖先“的意思,两个苗语音节连起来解释也就是”敬奉祖先“、”敬祭祖先“的意思。它的原意是”敬奉“的意思,也就是指”老人祖先“的意思。两...
1204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栽花树“有的苗族村寨称为”添梁“,这一祭祀活动在苗语中称为”基南“,”基“的汉语直接翻译是“种植,培植”的意思,”南“汉语翻译过来是“生命”“长寿”的意思。这是给家庭中某一位体弱的成员,专程举行的一种“保健康,促增寿”的祭祀活动。“栽花树...
1205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苗族跳花节期间,青年男女经过跳芦笙舞、对歌、“抢羊”等等活动结识新的朋友,互倾衷肠,在月夜继续和姑娘幽会、对唱。这时的情景,就和白天那种含蓄 腼腆有所不同,而是开怀畅谈,无拘无束,但都循规蹈矩,不出流言,更不轻佻。
1206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各家依照情况不同,走亲节还将有不同的习俗仪式,“搭桥”“送纺车”等等,已经成家立业养育小孩的姑娘,外婆家在来年或者近年内的二月二节就要送一辆纺车给姑娘,以表示家业兴旺的祝福。
1207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1896年,在贵州省主持教会工作的克拉克,在苗族基督教徒潘秀山,也称为潘寿山,是贵州省黄平县黄飘白记村人,在他的协助下,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苗文,他们使用这套文字翻译,记录了一些经书和苗族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开天辟地》和《洪水滔天》等等。
1208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救国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东区委的机关报。吕光任《救国报》社长,吕光将全部经历投入了抗日宣传工作,他除了亲自过问收录新华社消息,分工印刷版面等工作以外,还经常撰写社论,为了适应新的形式,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九月二十二日,特委决定分别出各地委...
1209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珙县苗族志》里记载,元朝以前,苗族就迁徙到云南昭通地区和川南的部分山区,但是由于当时环境恶劣和战争的威胁,使他们无法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只能在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不得不向另一个地方迁徙,没有形成固定的聚居点。
1210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1896年,在贵州省主持教会工作的克拉克,在苗族基督教徒潘秀山,也称为潘寿山,是贵州省黄平县黄飘白记村人,在他的协助下,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苗文,他们使用这套文字翻译,记录了一些经书和苗族的民间故事,其中有《开天辟地》和《洪水滔天》等等。
1211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踩山节的那天,姑娘小伙都汇集到踩山坪,在前往踩山地点的路上,就开始吹拉弹唱,吹的内容是表明我是过路的,不是宿客,踩山时男女相互对唱,在唱歌时都要以乐器伴奏,一般是小伙要把姑娘唱赢为止,男女对唱的过程中增进了了解,如果姑娘对小伙有意思,就要...
1212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食品
差冲鱼是老寨乡独有的鱼类,这种鱼鱼头钝圆,身子到尾部呈扁锥形,肉质洁白细腻,而且刺少,蛋白质含量高,香脆无腥味,最大不超过二两。相传这种鱼,是凡间的汉人敬奉天庭享用的佳肴,汉人因为匆忙,竟然忘了放佐料香葱,天庭震怒,就把这种鱼抛入了老寨乡的...
1213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苗族非常崇拜祖先,不但逢年过节要掐食祭祖,就是平常杀鸡、吃肉、喝酒也要掐食祭祖。最大的祭祖活动是每十三年一次的吃牯脏也称作吃牯藏。从以上介绍我们知道,苗族宗教文化词语十分丰富,而这些宗教文化词语都是在苗族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214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艺术
芦笙和牛皮鼓,是苗族丧葬当中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能传话,大鼓能传声。大鼓咚咚响,奏出念经声,大鼓传了声,亲戚朋友才好悼念亲人。关于敲牛皮鼓和杀牛献祭死者,在波龙村也有这样的传说和原因,据说苗族以前每逢丧葬都是念经,但是被牛所吃,经书变成油皮...
1215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要过节,祝福平安吉祥,健康长寿,“撞庇秋”、“打花脸”举行大型的歌舞表演一阵狂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