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301 条
2022年
230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2301 条
文学
502条
艺术
202条
音乐
205条
建筑
318条
遗址
128条
器物
130条
食品
248条
其他
531条
道路
37条

颗粒列表

共 2301 条 69 / 15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21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茅人坡上,青年男女有较大的自由,男女相会以后,双方互歌,一问一答,用寓意相关的话探问对方的心思,待男女相悦,就双双离众而去,寻找幽僻处,倾吐爱慕之心和相恋之情,直到午后三四点钟才惜别回家,归途中男的砍一捆柴,女的采集蕨菜带回家里。
1022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茅人坡上,青年男女有较大的自由,男女相会以后,双方互歌,一问一答,用寓意相关的话探问对方的心思,待男女相悦,就双双离众而去,寻找幽僻处,倾吐爱慕之心和相恋之情,直到午后三四点钟才惜别回家,归途中男的砍一捆柴,女的采集蕨菜带回家里。
1023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拜堂仪式结束后,当新娘被接进洞房,新郎全家要一起吃“团圆饭”,随后新郎新娘端来一盆热水,大家共用一条毛巾,洗“和气脸”,表示永久和睦。
1024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食品
喜欢吃酸是苗族人民共同的饮食特点之一,苗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制酸汤、酸菜、酸辣和酸腌菜,苗族喜酸的饮食特点,在语言上最充分的体现是在煮汤菜时要根据用酸汤或放酸菜,亦或放酸腌菜而分别选用不同的动词。
1025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台江一带。每年农历七月的戊日举行。历时四天。由吃新节演变而来,每年农历六月第一个“卯”日起吃新节,以后每逢“卯”日再过,直到新谷成熟。因出嫁的姑娘要到农历七月“信”(戊)日才回到娘家过节,故称“吃信节”。过节时,开展...
1026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拜堂仪式结束后,当新娘被接进洞房,新郎全家要一起吃“团圆饭”,随后新郎新娘端来一盆热水,大家共用一条毛巾,洗“和气脸”,表示永久和睦。
1027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建筑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制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 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
1028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清井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举办,翁梁有三口井,分别叫柏树井,老井和怀花井。
1029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九黎、三苗、南蛮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且都包括苗族的先民。《日下旧闻考》卷二说:“画本以飞空走险”,是说蚩尤有翼能飞行。
1030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这一文中说道:“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确,苗族母语在某些场所能够使民族内部,产生一种强烈的亲情感和凝聚力。
1031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苗族村寨,当村中有老人去世时,管事者会叫来一个外姓人协助死者的亲人,用麻布条编两条绑腿,打一双草鞋,将绑腿给死者绑好,把草鞋穿上,穿专门为死者准备的新衣新裤,如果死者是女的就要穿苗族的裙子。但不能系围腰。然后将死者横放在堂屋中间的墙角下。...
1032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文学
先秦时期的楚人与中原的华夏人是不一样的,中原人根本听不懂楚语,古文献有不少楚语言的记录,这些楚语言多半是苗语词汇,在《方言》一书当中有记载:“杀者楚谓之贪”,在今天苗语,“杀”的发音为哒,是贪污的贪的转音。楚语称藏东西的“藏”为“揞”,苗语...
1033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山海经》说:“三苗首领骥兜也有翼能飞,骥头人面鸟喙有翼,杖翼而行。”又说:“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骥头生苗民。”,蚩尤为首的九黎和骥兜时期的三苗。都被说成有翅能飞行。这表明苗族盛行鸟图腾崇拜。
1034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音乐
苗族歌曲《黔东南的七月》演唱者阿佑朵。歌曲欢快而细腻,将原生态与民歌完美的结合起来,歌词展现了黔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1035
知识出处: 苗族篇 | 类型: 其他
绣花节起源于苗族妇女的一项自娱自乐活动于农历正月期间举行,这项活动以展示苗族文化、艺术、风情为主线,融合民俗、音乐、舞蹈,服饰等多项表演为一体,经过不断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展现民族风情,打好民族品牌,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展示苗族同胞特有的,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