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872 条
2022年
799 条
2023年
73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872 条
文学
35条
音乐
3条
建筑
606条
遗址
16条
器物
33条
其他
39条
道路
140条

颗粒列表

共 872 条 40 / 5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8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国兴寺,在太姥山脚,当地人称为下院,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宫殿瑰丽,壁嶂柱础,尽皆玄晶”,为昔时朝太姥者必憩之所。宋淳祐四年(1244年)毁,清末重修,殿宇近似民房,遗址上现还存留着具有唐代风格的7根大石柱(原有360根)和部分人...
58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附近的玉湖庵相传为朱熹草堂遗址。朱熹曾在这里的“太姥第一洞”璇玑洞中隐居,并注释《中庸》一书。
58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白云寺是白云禅师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创建,在太姥山14个寺院中历史最为悠久,因其位于摩霄峰南侧,故又称“摩霄庵”,建筑外形颇像居家的大院落。
58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香山寺建于1981年,寺右有巨石如犀牛,牛口进去便是洞,故名犀牛洞。陀九岭,也叫“天梯岭”,为步游道,宋王头陀修造。全长600多米,有1017级石阶。
59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望仙桥,别名“御风桥”,俗称“天桥”,桥长5.2米,宽1.27米,桥面铺青石板,下为万丈深渊,两侧为悬崖峭壁。
59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天门寺,始建于唐,原为驿站,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
59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潋城城堡在秦屿镇潋城村,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用于防御倭寇。城堡周长1127米,高5.6米,厚4.6米,设东、西、南三个城门,至今保存完好。东门内有宋代建的泗洲文佛石屋,城中有三官堂、猴仙宫、杨楫家庙等古迹。南宋时,著名史...
59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城中的灵峰寺,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宋时火焚后重建,明天启七年(1627年)再修。寺内现存唐宋年间石浮雕40多块,造型优美,线条有力。寺四周林木清幽,泉水甘洌。
59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在双髻峰脚下的福建历史名刹支提寺,原名华严寺,又称华藏寺,为宋开宝四年(971年)吴越王钱弘俶所建。支提,梵语意为“聚集福德”。佛教经典《华严经》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常住说法”。古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语。历代...
59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那罗寺含在支提山狮子峰的石窟内,宋开宝六年(973年)始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重修。据(三山志〉记载:“石窟高可百寻,深广五十丈,上方若凿,下平如镜,群峰插汉,北涧奔流,别一乾坤,非复人世。”巨大的石窟,活象吼叫着的雄狮张着大口,...
59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山麓的狮峰寺始建于唐景福元年(892年),明清吋三度修缮。寺依山而起,坐西向东,以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为中轴线,两侧为藏经阁和斋堂。大雄宝殿高23米,面阔3间,进深3间,殿中立方形石柱24根,梁柱绘有花鸟、飞龙、佛像等彩色图案。寺...
59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郑氏宗祠,在柏柱洋中部的洋头村,为被誉为“福安三贤人”之一的宋会稽尉郑虎臣的家祠。祠堂正门楼上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堂内有文天祥等人的题联。
59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红领巾水库,在柏柱洋北侧东山村。1958年9月,全省少先队员捐资10万元建成,故名;又名柏柱洋水库。水库坝长98米,高25米,蓄水面积3.2平方公里,可开展各项水上运动。
59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文学
此联是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园瑛法师的题联。
60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建筑
临水宫在古田县大桥镇中村村北,距翠屏湖6公里。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历史上曾称顺懿庙、龙源庙、龙川庙,奉祀“顺天圣母”陈靖姑,为海内外顺懿(临水宫)祖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水宫依山而建,红墙绿瓦,参差错落,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