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688 条
2022年
688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688 条
文学
147条
建筑
527条
器物
2条
其他
12条

颗粒列表

共 688 条 41 / 4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601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3.5千米的杨陈村苏梁河(今名埋庙河)上,因旧有步云桥,亦有闸(清光绪年间废),故名。1969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西南通往谢郎闸,东北通往慈江,为防汛抗旱闸。《慈溪县志》载:迤南有寿桥闸,西有皋拜桥闸。今均废...
602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千米的黄山村东南马路河上,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西通安仁河,为防汛抗旱闸。
603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5千米的双顶山村沃家自然村西侧安仁河上,故名。1978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南通苏梁河(即埋庙河),北通慈江,为防汛抗旱闸。
604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5千米的黄山村杨家桥自然村南侧,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东通安仁河,西为西王岙河,为防汛抗旱闸。
605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6千米的黄山村西讴思河上,因该闸位于原联勤村村委会驻地附近,故名。1971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北通慈江,南通姚江,为防汛抗旱闸。
606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4千米的黄山村东安仁河上,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北通慈江,南通姚江,为防汛抗旱闸。
607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6.5千米的龚冯村讴思桥自然村东侧河上,故名。1965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北通往联勤闸,南通姚江,为防汛抗旱闸。
608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5千米的王家坝村东陈郎桥河上,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南通苏梁河(即埋庙河),为防汛抗旱闸。
609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7千米的龚冯村北,因原芳江村村委会驻下冯自然村,闸位于村委会北,故以村得名。1963年建排涝站于慈江塘河,1978年建闸。闸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北通慈江,主要用于防汛。
610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7千米的龚冯村中央(当地方言俗称拦腰)的陈张河上,以村得名。1973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为防汛抗旱闸。
611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7.5千米的龚冯村龚冯河上,因旁有排涝站,以村、站得名。1973年闸、站同时建成,闸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西为龚冯村与余姚市罗江镇交界河,主要用于防汛。
612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的原后洋村应家河西端,因闸旁有桥,俗称后桥头,故名。1974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西通中横河,东通官山河,为防汛抗旱闸。
613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的原后洋村后桥头河西端,因闸旁原有半浦农牧场,故名。1968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西通中横河,东通官山河,为防汛抗旱闸。
614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5千米的原后洋村祝家河西端,故名。建成年代不详。闸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西通中横河,为防汛抗旱闸。
615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的原后洋村应家河东端,因闸旁有排涝站,故以村、站得名。1974年建成,闸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东通官山河,西为应家河,主要用于防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