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688 条
2022年
688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688 条
文学
147条
建筑
527条
器物
2条
其他
12条

颗粒列表

共 688 条 40 / 4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86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5千米的八字村八字桥旁中心河上,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南通中心河,闸北折西与郭塘河相通,为防涝闸。
587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5千米的八字村傅家自然村傅家河西端,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西通中心河,为防涝闸。
588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5千米的五星村盆山自然村西北楼盆河上,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西通郭塘河,为抗旱防涝闸。
589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3千米的浦丰村与民丰村交界的中心河南端。黄吉浦,《慈溪县志》称王子浦、王桥浦。因音近,今名黄吉浦。闸于1975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南通慈江,是妙山片抗旱防涝的主要闸门之一。旁有妙山万亩排涝站。
590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的国庆村杨枝桥自然村北,杨家河东端,故名。1974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东通东大河,为防涝闸。
591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北3.5千米的妙山村楼家沿自然村楼盆河东端,故名。1973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东通东大河,为防涝闸。
592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6.5千米的王家坝村王家坝自然村西南姚江边埋庙河上。因原有谢郎浦,故名。始建于1981年,建成于1982年,共7孔,总净宽21米。闸南通姚江,集排水、抗旱、过船于一体,是慈城西南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工程之一。旁有谢郎...
593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5.5千米的王家坝村焦家山自然村焦家山河南端。因原有翁家浦,故名。196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9米。闸南通姚江,为防涝、蓄水闸。
594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5千米的洪陈村村委会驻地洪陈河南端,故名。1951年建成,为2孔,总净宽5.8米。闸南通姚江,为防涝、蓄水闸。
595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4.5千米的虹星村塘路下自然村塘路下河南端。因旁有赭(即乍)山古渡、赭山浦,故名。始建年代不详,闸为单孔,净宽2.8米。闸南通姚江,为防涝、蓄水闸。
596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4千米的半浦村东南姚江塘河上,俗称半浦翻水站,故名。1961年建成,1982年翻水站停用。闸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南通姚江,为防涝、蓄水闸。旁有半浦翻水、排涝站。
597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5千米的半浦村姚江塘河上。因旧有潺浦闸,故名。1966年重建,闸为单孔,孔净宽2.8米。闸南通姚江,为防涝、蓄水闸。
598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1千米的慈江三板桥南西侧中横河上,以三板桥得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2米。闸北通慈江,为防汛闸。
599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的慈江太平板桥南东侧,故名。1969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2.9米。闸北通慈江,南通张陆河,为防汛闸。
600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千米的新华村堵江沿自然村西侧,故名。1976年建成,为单孔,孔净宽3米。闸西通西大河,东通乍浦分界河,为防汛抗旱闸。光绪《慈溪县志》载:“堵江闸,县西南五里,东有多稼亭,光绪六年(1880)捐建。”今闸属重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