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912 条
2022年
4779 条
2023年
113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5912 条
文学
5804条
艺术
3条
音乐
81条
建筑
23条
遗址
1条

颗粒列表

共 5912 条 356 / 395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326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宝静法师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认为时间过得很快,神交难以再续。文章提到,作者常常陷入沉思,思考自己的修行之路。文章还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红树和远山,以及作者对于故人留下的几行诗的感慨。
5327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命的无奈和对于境遇的悲哀。文章提到,作者的才华被埋没,头发斑白,却没有人来关心。文章认为,书籍是自己最好的伴侣,而星月则是自己的知己。文章还表达了对于过去往事的回忆和对于报答佛天的渴望。
5328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作者在新秋时节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认为人生充满了悲愁,而西风总是让人陷入痴迷之中。文章描绘了秋高雁阵和寒潭水鸟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于萧条的感慨和对于性灵的悲怀。
5329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闲适生活,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文章提到,作者懒得写诗,但又怕夜猿的嗥叫声。文章还描述了山门半掩和金经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于世事的淡看和对于内心的静思的态度。文章还描绘了水涯巅和秋蝉的景象,以及对于凋零和命运的感慨...
5330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的游历和感慨。文章提到,蒿树千年,幸逃刀斧,几经山川,依旧经楼,表达了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于历史的思考。文章还描述了名蓝深谷和龙潭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于诗人元晖和自己缺乏佳句的遗憾。文章最后忽然想起前游的人已经不见,转...
5331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作者在庐山的感受。文章提到,作者虽然身处庐山,但并不觉得近来非,反而感到古刹的存在令人怅惘。但是作者发现,黄龙潭上的一棵树却已经矗立了千载,仍然屹立不倒,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5332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篮舆路上的旅行,欣赏了溪流、水石和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文章还描述了喷雪和淸缨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于黄童的羡慕和呵护前朝树的态度。文章最后提到羊叔登临的景象,表达了对于山花和石榴的欣赏。
5333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信仰的思考和感慨。文章提到,秋风起,白云飞,但是雾却沉沉,让人无法归去。文章还表达了对于寿命和养生的思考,以及对于弥陀的念念不忘。文章认为,人生充满了悲哀,但是归家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最后,文章表达了对于破浪前行和往西...
5334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淸凉界中的感受。文章提到,一进入这里,就感到潭水的宁静,仿佛与世界隔绝了。树木随着秋色变得古老,而人身上却带着野花的芳香。石头和泉水相互追逐,僧人忙碌着招待客人。但是黄龙却无迹可寻,让人疑惑它是否藏在深潭之中。
5335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听飞泉的感受。文章提到,道人据石听飞泉,大笑询问是否是仙人。两岸的山花像笼罩着碧涧,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作者在这里思考着隐居的生活,不再计较年龄的问题。
5336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作者十年东西瀛海的游历经历,回归故土后感受到的新鲜和美好。文章提到,作者现在才真正意识到庐山的美丽,想要去掬取黄龙的水洗去尘埃。文章还描述了世尊成道后寻梅的故事,并表达了对于佛教的信仰和感悟。
5337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感受。文章提到,皎洁的天空和万山的高耸让人感到无比震撼。观赏山水景色和赏雪听泉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松树和梅花同样美丽,让人心情宁静。山川充满了兴趣,气象也在不断变化。文章最后提到秀峯寺,以及书台上的梅花,都是别具一格的...
5338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本诗表达了对于佛教信仰的思考和感悟。文章提到,听到宣王谛后,让人顿悟出百生迷的真相。花香和翠竹都是证明真如的存在。文章认为无明即佛性,烦恼即菩提,大哉圆顿乘是天人之宝炬。最后,文章表达了愿望以此功德来庄严佛净土,帮助三途苦难的人们,同时呼吁...
5339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华平庸的思考和感叹。文章提到,作者并不擅长吟咏,因此感到惭愧,无法用佳句祝福长寿。作者感叹鹏鸟可以飞翔万里,而鹤却可以流泪千年。虽然如此,作者依然保持着和蔼的态度,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作者认为即使称祝,也无法表达...
5340
知识出处: 寧波觀宗寺弘法社刊 | 类型: 文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隐居丛林的生活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文章提到,作者隐居丛林中,被人嘲笑为痴人。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遗憾,但是作者仍然有意向神京求法,并期待和汐社共同创作诗歌。作者认为自己的内心像泥絮一般纷扰不清,但是身体却自由自在,随处所之。最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