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141 条
2023年
1141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1141 条
文学
698条
艺术
6条
音乐
1条
建筑
225条
器物
196条
其他
15条

颗粒列表

共 1141 条 67 / 7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91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莲性寺,原称“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更名莲性寺,寺中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塔身为砖结构,整个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全高27.5米,外形轮廓线比北海白塔瘦长。
992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穿过五亭桥第二转折处是气势恢宏的仿清建筑——熙春台。所谓熙春,是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表现了一种春日登高,与大自然相融,超然自乐的境界。熙春台体现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所有建筑的瓦顶全用绿琉璃瓦,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
993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当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当代诗。
994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二十四桥。这是一座用汉白玉石砌成的单孔桥。全长24米,宽2.4米,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这一景区占地约七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995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扬州瘦西湖》是李孔昕所作的一首诗。
996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云影涵虚,如在天上;泉流激响,行自地中。
997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云龙山顶的放鹤亭,是宋代文人张天骥建,张天骥号云龙山人,博学而不想做官,住山下黄茅岗上,喂养两只鹤,在山上盖一座亭,取名“放鹤亭”。每天清晨登亭放鹤,晚上在亭招鹤。曾作放鹤招鹤歌,其中有“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等句。
998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恭王府在北京西城区前海子西街,是清道光帝六子恭忠亲王奕䜣的府第。其前身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的宅第。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获罪,宅第入官,嘉庆皇帝将其一部分赐给其弟庆僖亲王永璘,是为庆王府。后咸丰帝将庆王府收回,转赐其弟奕䜣,是为恭王府。...
999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钗头凤》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词。
1000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竹石》是清代郑燮所作的一首诗。
1001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题画竹》是清代郑燮所作的一首诗。
1002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吕祖堂位于天津南运河畔,原是永丰屯的祠堂,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葺后,改为供奉吕祖的道观,定名吕祖堂。清乾隆、道光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五仙堂,前院东西两侧有回廊。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1003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建筑
于谦祠,位于北京东单西裱褙胡同内,原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故居,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后,这里是北京城内建立的第一个“坛口”。
1004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聂将军歌》是清末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诗。
1005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 类型: 文学
《食枣杂咏》是清代纪晓岚所作的一首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