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38 条
2023年
213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38 条
专题知识
812条
交通
87条
区域
265条
医疗
89条
数据统计
375条
景区
45条
民俗文化
367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38 条 50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3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用绳索套马是牧区放牧和抓马时的技巧性很高的一项活动,现已成为体育比赛项目之一。比赛时,选1匹桀敖不驯的烈马,让其奔跑,约距50米左右时,参赛者手持打有活结的绳索,骑马紧追,离所套马接近时抛出绳索套马,能套住者为胜。
73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响箭在甘南迭部一带流行,每逢佳节时举行。响箭长80厘米,箭杆为竹制,尾部插天鹅羽毛,头部有木制椭圆形装置,四侧有小孔,射出后,因空气进入小孔而发出响声。比赛时,先在地面上画一个圆圈,射手立于圈心垂直向天空放箭,最后以箭回落到圆圈中心的距离远...
73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秋千也称“打秋”,主要流行于卓尼、临潭等县的农区。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至二月初之间开展,或在平场上栽杆,或利用屋梁、大树枝拴好绳索,供孩子玩耍,也有青年男女相约,进行秋千比赛的,主要较量技术高低、花样多少、胆量大小。有的秋千高达10余米,来回...
73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踢毽子主要盛行于临潭、卓尼、舟曲和夏河等县,毽子用鸡毛、牛毛、羊毛或狗毛等栽在古钱币方孔中制成。每逢冬季主要在青少年及儿童中开展。毽子的踢法有踢、拐、盘、剪、转、跳、蹲等40多种动作,也有将动作组合起来成为系列的,每个动作反复5次,先完成各...
74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蚂蚱为临潭、卓尼2县的少年儿童所喜欢,其方法是用12毫米左右粗,10厘米长的木棍,将两端削尖,作为“蚂蚱”,平置地上,用另一块长30厘米左右木板条敲击"蚂蚱”尖头,使之弹起,趁势再用力将“蚂蚱”击向远方,击得最远者为胜。
74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此项活动在农村和部分牧区流行。它是群众喜爱的一项角力项目,比赛时两人相对坐在地上,取1根长约1米的木棍,各以双臀伸直交叉握棍中央处,然后双方将两腿伸直,两人脚底相蹬,发令后双方即用力拉蹬,拉蹬时双膝不能弯曲,以将对方臀部拉离地面为胜。
74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舟曲城关和临潭新城地区的农民群众,正月十五喜欢闹龙灯。龙灯用竹子制作,铁丝扎成龙头、龙尾,用染色布料做成金黄色、青兰色的龙身,点燃蜡烛或安装电灯,由10多名青年人支撑起来,在“夜明珠”的引导下,配合锣鼓鞭炮在街道、庭院欢腾起舞,情景动人,深...
74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踩高跷是临潭县和舟曲县城关乡青年的传统项目。高跷由木头做成,高不过4尺,粗细不等,上部装有蹬脚的横木,用布条或细绳扎在腿上,不停地在地上移动、前后走步、轻跳、慢跑等,演出前饰成传统剧目中人物,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
74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跑纸马流行于卓尼县藏巴哇乡包舍口村,一般从正月初六晚开始至正月十六日晚结束。其方法由数十名参赛青年身跨战马(用竹条扎成马头和马身,中间扎一个圆圈固定于参赛者腰部,外面糊彩色花纸,内点燃蜡烛),身着战袍,手执战旗,成双成对,两军对阵,双方配以...
74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医疗
产于卓尼、临潭两县,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优,产量高,每年约产120万公斤左右。
74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医疗
甘南州7个县均有分布,以碌曲、玛曲储量最多。共有5个品种,贮量约2.5万公斤,年产量约3000公斤,国营部门约收购500公斤。
74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医疗
分布在碌曲、玛曲、夏河3县。储量约3000公斤,年产量及收购量约500公斤。
74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医疗
主要分布在碌曲、玛曲、夏河3县,舟曲县亦有微量分布。面积约达3万亩,储量约2000公斤,年产量1500公斤,收购1000公斤。
74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医疗
全州均有分布,分布面积约有800万亩,储量约158万公斤,年产量16万公斤,收购约8万公斤。
75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医疗
主要分布在碌曲、玛曲、夏河3县,迭部、舟曲、卓尼县亦有少量分布。面积约650万亩,储量约150万公斤,年产量约15万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约10万公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