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图书馆
正宁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正宁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578 条
2022年
57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78 条
其他
196条
动物
4条
土地资源
25条
工业产品
1条
植物
14条
民俗
174条
气候、水文
10条
疾病
50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20条
美食
32条
艺术
13条
药物
15条
蔬菜
2条
谚语
7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78 条
39
/
3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71
踢毽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毽子是一种用脚踢的玩具,起源于唐代。此后在全国各地流行,也是正宁县民间最受欢迎的体育游戏之一。毽子是用山羊毛、狗尾毛或雄鸡毛栽扎而成的。它用铜钱、铁板作底座,毛置钱孔之中,用木楔或骨签楔紧,或以鸡翎毛筒栽扎,上插公鸡彩色颈毛数根。毽子大小不...
572
击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因游戏方法与鹐仗相似,也可称“鸡斗”。起源于清末民初。从50年代至现在,一直在正宁县儿童中广为流行。它不需固定场地、没有固定时间,不受人数限制,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游戏时分甲、乙两方(人数不限)划成一个东西南北四条“纲”线,线内为击斗区。先...
573
黄鼬叼鸡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多在少年儿童中流行,流行区域较广。先划定一个大圆圈,由一人扮黄鼬,其他扮小鸡,领头者为老鸡,每个小鸡均拉前者后衣襟,连成一长串。游戏开始后,黄鼬进入圈内,窥测方向和薄弱部位直扑小鸡,老鸡左拦右挡保护小鸡不被黄鼬叼走。凡掉队脱节而被黄鼬叼出圆...
574
长虫过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长虫过套(道)是民间流行的一项集体游戏。它要求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参加,而且人数要多。参加者分两排,面对面站立,相互拉手,自然形成一条过道。再由二人扮演“长虫”,从后到前爬在人手搭起的过道中,两边人均手拉手,将“长虫”高抬,向前抛送,送到尽头...
575
抓五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是选择五块或七块光滑别致、大小相同的石子或磨成的约指头蛋大小的小砖块来进行的一种游戏。在陇东各地普遍流行,大人小孩都能参加。 游戏方法与人数各地不同。一般单人、双人、多人均可参加。先用“五子”或“七子”抓头,把五子、“七子”抛至空中用手背接...
576
顶方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顶方由来已久,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正宁乡村流行甚广。“方”是由划在地上或纸上的横竖各四条相接的线所组成的九个小方格,为争夺阵地。用具极其简单,以土块、柴棒、瓦渣、纸屑等物以示区别。游戏者分甲乙两方,各在方格线上选择恰当位置顶上一“子”,每人...
577
打沙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打沙包是从50年代后期在正宁县兴起的一项儿童体育游戏。沙包是用各色花布缝制,内装沙子、小石头、黄土或玉米豆,直径约5~10厘米的圆球。参加者分单人、双人或多人编组进行。先划定一定距离和范围的区域,由甲方站在“线纲”两端,乙方出一人进入区内来...
578
翻绞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民俗
翻绞绞是正宁学前儿童最受欢迎的民间传统游戏之一。玩具仅用一根长短不等、粗细皆宜的细麻绳、线绳、布带等。因携带方便,信手可拈,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玩时两人对面而坐,将细绳的两头接上,成为一个线圈,然后由一方起头,一方来翻。通过十个手指,你来我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