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78 条
2022年
57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78 条
其他
196条
动物
4条
土地资源
25条
植物
14条
民俗
174条
疾病
50条
美食
32条
艺术
13条
药物
15条
蔬菜
2条
谚语
7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78 条 35 / 3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11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红粘土是发育在第三纪红土与第四纪古黄土(午城黄土)母质上的土壤。坡度较陡,浸蚀严重,质地粘重,结构为块状,透水性差,肥力低,耕作性差,较难利用。主要分布于县内各条沟谷及下游沟床侧的坡脚,即红粘土泻溜面上。面积约2397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
51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山地灰褐土是山地垂直带中的森林土壤,类似褐土,但淋溶作用较弱,粘化作用不明显,整个剖面均显石灰反应,腐殖层厚20~30厘米,有机质积累多,土壤肥沃,保水,保土,适宜于森林生长。分布于县东部子午岭一带,面积约580546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9...
513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正宁人刚交上正月就闹社火,元宵节这一天最热闹,到正月二十三日才结束。而在一些较大的乡(镇)、村,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酝酿,到十一月、腊月,就由有专长或热心这一活动的“社火头”、村组干部组织排练,县、乡(镇)领导有时也检查排练情况。村民们对这一...
514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车故事,即在车上表演的故事。先前多用马车、牛车、骡车,20世纪80年代之后,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现时一般不用其他车辆,只用汽车。先用木椽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然后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一新。视社火内容,有的分前...
515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马故事,即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骡、马、驴必须膘肥体壮、性情温顺。演员一人一马,在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剑或戈,每人摆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不得轻易变动。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来。 同车故事一...
516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地故事,正宁人叫“跑社火”,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这种“故事”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地故事在内容上有的同马故事相同,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地故事演出时,先由一丑角开路,演员根...
517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高跷,正宁人叫“走柳木腿”,也叫“绑木腿”(木腿就是用木材制作的长腿)。在《列子·说符》中对高跷曾有过记载。民间还流传着高跷起源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以滑稽著称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人笑他的身材矮小,他就装了一双木腿,顿时“高大”了起来,弄...
518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芯子,正宁人俗称“梢子”。意思是说,其表演高而惊险,犹如在树梢上表演。这类社火是衡量社火队水平的标志。这种社火,过去多用木料作为制作材料,安装在牛马车或骡车上。现在选用钢筋材料,安装在汽车、拖拉机上,既安全又保险。人物造型比以前更为逼真,服...
519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跑旱船,也叫踩“旱船”、“莲船”、“彩船”,是正宁秧歌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船体用木棍或竹棍结扎成型,用彩色绸缎或彩纸装饰一新,还要插上彩花。在夜晚表演必须挂红纱灯。扎糊船时要使船头船尾翘起来,这样才显得形象逼真。船体象征水的部位,长约 5到...
520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霸王鞭,正宁民间叫“花棍”、“花花棍”,也有叫“金钱棍”的。 据传说是由旧社会穷人讨饭用的棍子演变而来的。这是一种广场表演艺术形式。其鞭长约两三尺,是用去掉皮的木棍做成的。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大人玩长鞭(棍),儿童玩短鞭(棍)。制作时在木鞭...
521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秧歌,正宁人叫“扭秧歌”。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有些地方还将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歌舞形式统称秧歌,是一种歌舞兼有的民间艺术。演出时有小鼓、小锣、小钹伴奏,边走边扭,适合在广场、街道、院落等场地集体演出。秧歌原是陕北的一...
522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狮子舞,正宁人也叫“耍狮子”。耍狮子在正宁历史悠久,约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项健康的民间体育活动。制作“狮子”时,先用竹子或木棍扎成骨架,用纸糊上,再让画工画成“狮子”。狮子的种类有“猫头狮”、“鸡公狮”、“斗牛狮”等。...
523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龙灯舞,正宁人也叫“耍龙”、“耍龙灯”。“龙灯舞”成为春节习俗,源于龙播雨的故事。相传战国时候,金角老龙播错了雨,大雨淹死百姓,被玉帝问罪贬斥。老龙将功赎罪,就在每年新春之际登门拜访百姓,许诺来年风调雨顺。人们据此创造了龙灯舞,以示制服龙王...
524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肽,古义即胜利。打“肽”源于原始先民的狩猎活动,从古代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游戏分单人一对一或多人参加,按次序打“肽”。开始前,每人手执一根粗细、长短不限的木柴,各方议定以一定距离和范围作为“纲”(即画出起、终线),再分出头家、第二...
525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 类型: 民俗
打垓瓦源远流长,几乎每个村镇都老少参与,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会。 游戏方法各地大同小异。游戏用具为石头、瓦块、砖块等,可采取单人对单人,双人对双人,或多人对多人分组等多种形式的玩法。游戏时,参加者各自选一块垓瓦(质料大小不限),首先议定一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