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323 条
2021年
0 条
2022年
725 条
2023年
59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323 条
专题知识
229条
交通
105条
公文
2条
其他
129条
动物
34条
区域
59条
医疗
2条
土地资源
13条
基础设施
13条
数据统计
55条
景区
44条
景物
7条
植物
64条
民俗
246条
民俗文化
120条
物产
6条
疾病
36条
矿产
2条
粮食
1条
美食
8条
艺术
43条
5条
药物
56条

颗粒列表

共 1323 条 54 / 8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796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芝麻,在我县修、潦河沿岸洲地均有种植。民国二十二年种植面积2万亩。民国二十六年减少到11,000亩,总产66万斤。 建国后,1949年再减为6,700亩,单产70斤,总产47万斤。1981年,种植面积增到15,400亩,总产96万斤。19...
797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主要产于吴城。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史。品种具有粒大、肉厚的特点。建国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1年达3,700亩,总产14万斤。其中吴城3,400亩,总产13万斤。占全县种植面积90%以上。1984年,全县增为4950亩。总产43万斤。...
798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本县历史上以产红花籽著称。以三角、九合、立新、马口为主要产区。民国二十三年种植面积为15,000亩,总产126万斤。 建国后,产区逐步发展为西部山区及中部丘陵地区。1955年,全县种植17.8万亩,收籽面积6,000亩,单产37斤,总产2...
799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本县历史上无种植甘蔗习惯。1971年,引种赣南糖蔗千亩,后发展到2,000余亩。嗣因本县气温较低,产蔗含糖量少,种苗越冬困难,大部蔗地改种棉花。1982年仅种食用甘蔗79亩,单产5,200斤,总产40万斤。1984年,鉴于植蔗经济效益大,九...
800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产于西部丘陵地区。仅有少量种植。建国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75年有茶园294亩,总产仅6,500斤。1980年发展到5,500亩,总产2万斤。1984年又增加到12,800亩,总产38万斤。主要产区有:江上、永丰、吴城、恒丰、白...
801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我县永兴、九合、吴城等乡为商品蔬菜主要产区,并以盛产大萝卜、黄芽白、包头菜、大蒜、蕌头、韭菜、冬瓜著称。所产蔬菜行销本县及南昌、德安等地。民国二十六年,永兴乡种植黄芽白120亩,总产60万斤。菜种多由河南运入,向农民赊销,收获后尝付...
802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我县以种植中稻为主,早稻极少。中稻当家品种有“湖南早”、“正板齐”、“观音籼”等。早稻有“五十天早”。晚稻有“红壳糯”、“柳碎”、“猴子驼崽”等。建国初,滨湖地区育成二晚救灾良种“毛毛谷”,立秋后栽插,亩产300斤左右,生长期75天...
803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52年从省农科所引进岱字15号,由县农科所在九合、三角、永兴等地推广。1966年,引进“彭泽4号”及“鄂光棉_“洞庭一号”等。另引进“泗棉一号”。 1975年从上海引进沪棉“204”、徐州棉“142”,1975至1984年在全县2.5...
804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小麦品种主要是“三月黄”。1964年引进良种“万年二号”,1977年,从四川引进“繁六”良种。1978年从湖北引进“鄂麦六号”良种,试种后均获丰收,成为我县小麦当家品种。
805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花生品种有“六月爆”,又称强盗籽,一般亩产200斤左右,最高亩产达400斤以上。七十年代末。开始引进“粤油551”,表现稳产、高产,为本县当家品种。
806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建国前各地均种植白菜型老品种。1962年从上海引进“胜利二号”。七十年代引进“浔油2号”。1980年后,又引进“浔油3号”。试种后,产量高,较稳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807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区域
民国三十六年,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于张公渡设立张公渡示范农场。其中有美籍技术人员7人;有福特拖拉机20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抽水机3至4台,占地数千亩。同年国民党国防部和农林部赣北屯垦处于江益设立江益垦区,有技工23人,垦员200人(垦员均为...
808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区域
建国前省教育厅于我县九合圩洋坊创办文教农场。由张公渡示范农场复耕队代耕。建国后,文教农场由我县接管改称永修县农场。1952年永修机械农场、永修棉场与永修农场合并,统称永修机械农场。属省农业厅。1954年改称恒丰农场。场部由红旗岗迁牛头山,职...
809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区域
1957年底省、地、县三级干部1700人,转业军官400余人分别于周田、军山、滩溪等地创立国营云山综合垦殖场。1962年辖军山、燕山、云山、凤凰山、红湖等5个分场及场直属原种场、林科所、广山畜牧场、小里村林场等24个农林单位及军山毛纺厂、军...
810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区域
1958年属云山综合垦殖场,称城山分场。1973年改为县属八角岭垦殖场。有7个生产大队,48个生产小队,是以农业为主,工副业并举的综合性国营垦殖场。以产花生:芝麻、大豆著称。1984年人口为896户,3,772人,有耕地7,368亩,拥有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