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323 条
2021年
0 条
2022年
725 条
2023年
59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323 条
专题知识
229条
交通
105条
公文
2条
其他
129条
动物
34条
区域
59条
医疗
2条
土地资源
13条
基础设施
13条
数据统计
55条
景区
44条
景物
7条
植物
64条
民俗
246条
民俗文化
120条
物产
6条
玄学宗教
3条
疾病
36条
矿产
2条
神话、宗教
3条
粮食
1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38条
美食
8条
艺术
43条
茶
5条
药物
56条
颗粒列表
共 1323 条
25
/
8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61
拜座、红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拜座、红年死后第一年春节亲友向亡灵拜年称拜座。需在年前(立春前)向亡人家属送礼品,称“拜座礼”,亡人家属需备酒菜招待来客,又称“红年”或新香。
362
洗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洗三婴儿出生后,亲友、房族馈送面条、鸡蛋、一红糖、大米等礼品,外婆、舅母还要送衣被之类物品,但内中一定有大米,所以称“送众米”。东家办酒席招待,还要回赠礼品,叫“回众米”。
363
满月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满月婴儿出生一个月时,东家再办酒席招待已送“众米”的亲友。亲友则送衣料或小孩衣帽鞋袜,东家回赠粑果。
364
周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周岁也称“试周”,亲友赠送衣料、糕点、肉、面等礼品。东家以酒席待客。
365
祝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祝寿老人一般从50岁开始庆寿,有“三十不晓,四十不知,五十送个老母鸡”之说。以虚岁计算,49岁为“五旬荣庆”,59岁为“花甲荣庆”,69岁为“古稀荣庆”,79岁、89岁称“耋耄荣庆”,99岁为“期颐荣庆”。亲友、房族要向老寿星赠送寿匾、寿联...
366
贺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贺屋建造新屋时亲友、’房族要送贺匾、贺屏、贺联,还有肉面、粑果、糕点等礼。东家备办酒席招待。
367
金婚之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金婚之贺老夫老妻结婚50周年称金婚,亲友、乡里、同事要祝贺,东家则大摆筵席款待。1947年杨赓笙先生和夫人洪氏举行了一次金婚纪念,由当时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等119人发起,联名启事,名日“同游伴水,同证金婚纪念”。蒋介石亦赠匾额,上题“望孚乡国...
368
接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接风前清、民国都有接风之习,一般是科举得中和加官晋爵之时,族人和亲友鸣炮迎接,设宴庆贺。解放后已废。但80年代子女考取大专、中专,亲友、邻里也有送礼、请酒、放电影之举,但一般不提倡。
369
过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和头年腊月三十日连在一起,统称过年。头天晚上称除夕,第二天叫元旦。新中国成立后,以公元纪年,元月一日称元旦,故将古元旦改称春节。这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头一天要贴年画,挂春联。古时还贴桃符。入夜,男丁老幼定时集中于祖堂...
370
元宵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霄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此间大放花灯,还举办各种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如演戏龙、打狮子、跑莲船、踩高跷、打蚌壳等等。1984年元宵节,县文化馆等单位组织农民上街玩龙灯,文化部出版的<群众文化》杂志对这一盛况予以报道。流...
371
花朝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花朝在农历二月十五日,相传此日为百花生日,当开展花事活动和播种瓜、菜、旧时女孩子在这一天穿耳朵眼,以吊耳环。
372
清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清明既是农历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前后人们到祖先墓前祭扫,又称挂纸,扫墓。解放后,在这一天各地组织青少年到烈士塔或墓前凭吊忠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还有聚餐的习惯,俗称“吃清明”,即以房族为单位进行。旧时由清明公产中开支,一般女子...
373
端午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艾(蒿)条、菖蒲,称为“蒲剑”、“艾虎”,儿童额涂雄黄,胸佩香袋,以避秽气。还兴吃粽子,近水乡村则赛龙船,相传是为了吊祭爱国诗人屈原。
374
七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七夕在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这晚在天河鹊桥相会。旧时,少女在庭院陈设瓜果香案,用彩线竞穿“七巧针”。意在向织女乞求智巧,故又称“乞巧节”。今已不传。
375
中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中元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迷信说法从七月初一起祖先回家探望,十五日晚才返回阴间,故这天晚上要祭奠相送,俗称七月半送祖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