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323 条
2021年
0 条
2022年
725 条
2023年
59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323 条
专题知识
229条
交通
105条
公文
2条
其他
129条
动物
34条
区域
59条
医疗
2条
土地资源
13条
基础设施
13条
数据统计
55条
景区
44条
景物
7条
植物
64条
民俗
246条
民俗文化
120条
物产
6条
疾病
36条
矿产
2条
粮食
1条
美食
8条
艺术
43条
5条
药物
56条

颗粒列表

共 1323 条 24 / 8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46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抓周小儿适周,家长放一些物品,如纸笔墨砚、算盘、书籍等,让小儿抓,预卜他们的前程。
347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看亲即相亲。旧时在媒人撮合下男女双方见面,有明见与暗见之分,明见即公开相见;暗见即在媒人暗示下借某一机会,男女双方偷偷看一眼。如双方满意,婚事即成。不少媒人弄虚作假,造成男女终身痛苦。如生有丑陋子女的人家,在相亲时请人代替其子女,叫“做照面...
348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订婚旧时相亲双方满意后,还需配“八字”,合者嗣后行订婚之礼,用戒指或其他物品定情,将婚事定妥,不得轻易改悔。解放后以结婚登记为法定手续,订婚在法律上不予承认。
349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行聘也称过礼。订婚后,男方向女方送聘金、聘礼,项目和数量由双方家长商定,媒人传递,一般依照女方意见,故有“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女儿”之说。解放后,50年代和60年代时从简,70年代恢复了丰厚的聘礼,80年代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规格愈来愈高,多至...
350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送节在婚前的头一年,端午节和中秋节要送礼,称送节。礼品中除给岳父母的礼品外,还有媒人礼和送女方亲戚的“散礼”。
351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轿下礼在迎亲的头三天或更早点,男方给女方送鱼、肉等礼品,以便女方备办出嫁酒。
352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出嫁出嫁前父母、姐妹、哥嫂等亲属挥泪送别,还要置办酒席款待嫁娘。出嫁时娘家要陪嫁妆。旧时“满堂嫁妆”(全套家具,还有牛、犁、种子、土地、柴山、鱼塘等)、“半堂嫁妆”(只有全套家具)和简易嫁妆(只有女子一般生活用品)之分,穷户人家则无嫁妆,仅...
353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娶亲礼仪繁杂,有迎亲、拜堂、闹新房、拜茶等。旧时,豪富与贫寒之家相差甚远,仅迎亲一项,就有天渊之别:在接新娘时有花轿铜锣对鼓,铜锣响铳;有八人抬暖轿;有二人抬凉轿;贫寒之家用土车推;最可怜的是“留婚”,即事先以某种借口将新娘留在婆家,强行结...
354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转脚、回门新婚数日后新娘回娘家探亲,新郎陪伴,称转脚。结婚一年内,农村媳妇需在娘家参加一年劳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再由婆家接回去,称回门。
355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送老即送终。老人将要辞世时,子女、儿媳等亲属守在其病榻旁,等候老人瞑目。如子孙远在他乡,一时难以赶到,豪富之家常以人参汤或羚羊角“吊气”,等候其儿孙送老。一旦息气,便号天大哭,举家致哀。
356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报丧也称把讯,老人断气后,即派邻居向亲友报送噩耗。
357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吊唁亲友和邻居得知噩耗后即携带香纸水礼等登门向亡人烧香行礼。
358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入殓旧时有小殓和大殓之分。小殓是孝子赤身穿上亡人装老衣服,到塘边“请水”,将请来的清水滴在亡人的鼻子上,俗语“不到黄河心不死”即指此举,实际是验检是否假死的一个方法。嗣后,将孝子身上的衣服脱下,趁热替亡人穿上,使尸骨不寒,再装入棺材,钉上钉...
359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出殡又叫送葬。出殡时,孝子披麻戴缟,捧灵牌、持“缟素棍”(即哭丧棍)在前,棺材由8-12名丧夫抬着随后,执事人丢引路钱。扛祭幛、挽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在棺材前或棺材后,孝女、孝媳也披麻戴缟和其他亲友及邻居在棺材后面送丧。其他亲属和房族按辈份...
360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 类型: 民俗
满七、周年祭从死亡之日起,每过七天为一七,七个七称总七,每逢七日,子女等亲属向亡灵祭奠。死后一周年举行周年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