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522 条
2021年
1139 条
2023年
139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2 条
习俗
107条
交通
10条
人口
15条
人造景区
21条
公路
158条
关隘
1条
其他
111条
军事区
8条
农作物
27条
农牧区
12条
制度
7条
动物
38条
古迹遗址
20条
土地资源
61条
居住区
9条
工业产品
530条
工程
19条
技艺
13条
景物
17条
服饰
2条
植物
42条
植物病害
11条
民俗
90条
民俗文化
62条
水果
2条
水路
15条
渡口
67条
物产
1条
特产
6条
疾病
16条
矿产
143条
空路
1条
粮食
16条
美食
1条
自然景区
18条
自然资源
264条
艺术
66条
药物
1条
蔬菜
12条
街道
300条
谚语
8条
财政支出
47条
货币
13条
资源
1条
铁路
4条
驿站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22 条 106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576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赛跑坦居委会以北15米处。南起小塘街北侧,北至金家弄西侧。长65米,宽1.6米。泥石路面。原为浮梁县马姓小村庄,并有一口井,故名。清光绪年间形成弄巷,沿用原名。
1577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赛跑坦居委会以东100米处。西起小塘街南侧,北至解放路南侧206号。长150米,宽1.7米。水泥路面。唐初,此处是山岭,峰峦青翠,故名“青峰岭”。至明末清初,形成弄巷,沿用原名。
1578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解放路居委会西80米处。南至解放路北侧199号。长55米,宽1.7米。水泥路面。传说清时弄内有一吹喇叭的,以精于演奏闻名,弄因以得名。
1579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解放路居委会驻地。西至解放路北侧229号,东至解放路北侧199号。长230米,宽约2米。水泥路面。清时此地有数家坯房,地势高,取水难,居民就地掘井,井口面大,故名“大井头”。
1580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解放路居委会北60米处。南至解放路11号,北至弄底。长90米,宽1.6米。水泥路面。此巷形成于明初。原来弄内9号是一观音庙(现为民房),故此弄曾名观音堂01973年易今名。
1581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金家弄居委会驻地。南至马家井,西至中华南路东侧。中段与金家横弄、生益岭相通。长320米,宽1.8米。水泥路面。明初有金氏家族在此聚居,故名。
1582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金家弄居委会偏北80米处。南接金家弄,北至解放路。长80米,宽1.9米。水泥路面。由金家弄派生得名。
1583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金家弄居委会偏南100米处。南至金家弄,西至金家横弄东侧。长120米,宽1.6米。水泥路面。明正德年间,此地有一大山丘,因瓷业兴起,有人在此修建房屋,形成弄巷,开设有瓷行、烟店、豆腐坊等。因生意兴隆,称“生意岭”。1973年改今名。
1584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解放桥居委会东50米处。在马鞍山西南麓。西至广场南路,南至解放路,北靠人民广场。为新建居民区。清初有项姓人买此山为坟山,名项家山。建国后居民陆续迁此建房。1973年定今名。
1585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牌楼里居委会驻地。东至牌楼里弄底25号,东南与东风弄相接,西至中华南路155号。长400米,宽2米。水泥路面。宋时,有浮梁汪氏家族在此聚居。元朝在弄口建一牌楼,故名。原2-46号旧名倒水弄。
1586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牌楼里居委会北30米处。东至中华南路,西至弄底6号。长75米,宽1.4米。水泥路面。清末魏氏家族从魏家弄分居于此,因弄巷小,故名。
1587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牌楼里居委会北50米处。东至弄底(原有小路通金家弄,后被东风瓷厂车间阻塞)。西至中华南路115号。长140米,宽1.4米。水泥路面。明末清初有一庵堂名“云谷庵”,对面有都昌刘、冯、余氏宗祠。民国初此地形成居民区,而名云谷巷。
1588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小塘街居委会所在地。东接青峰岭,南至苦珠山,西至东风弄东侧,北至马家井。长100米,宽1.9米,水泥路面。唐宋时期此处有口小塘,人们围塘建房,后成商旅之家。至光绪年间更为繁华,有瓷器作坊,饮食店,米店,菜馆等,形成小街市,故名小塘街。
1589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小塘街居委会以东120米处。东起菠萝巷西侧,西至小塘街南侧。南侧有三条支巷同称。长95米,宽2米。水泥路面。清朝,靠苦珠山边原为一片草地,农民在此放牛,遍地牛屎,习称牛屎弄。又有牛姓小村庄,故改名牛氏弄。1916年村庄因建瓷器作坊而迁。
1590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街道
位于小塘街居委会南8米处。南起万年街北侧,北连小塘街南侧,西侧通东风弄。南段1号-25号属万年街居委会。长230米,宽3米,水泥路面。清朝,弄巷建在较平的山坡上,有棵苦槠树,得名。后因谐音,名苦珠山。1916年大树被砍。建国后,山已平,建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