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279 条
2021年
426 条
2022年
290 条
2023年
156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279 条
专题知识
608条
交通
41条
其他
177条
动物
127条
区域
14条
数据统计
487条
景区
51条
植物
147条
民俗文化
326条
水果
69条
物产
36条
矿物
54条
粮食
62条
药物
17条
蔬菜
58条
货物
4条
黄牛
1条

颗粒列表

共 2279 条 101 / 15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501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买卖生猪俗有生猪上市出售,卖主要对买主包墟的习惯,即这一墟到下墟的三天时间内,生猪发病甚至死亡,经及时通报,卖主负责退回全部贷款。
1502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带徒弟民国以前,境内手工行业带徒,不论艺业轻重繁简,只收男徒,不带女徒,学徒期限一律三年。师徒关系一经认定,徒弟必择吉日,红市包钱(包括育教钱和押金)及酒肉礼物奉献师傅。学徒期间,徒工劳动所得,悉数归师。师傅在第一年支给徒工全年收入的七分之...
1503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古时称之为“元旦”、“过年”,现在称为春节。春节是连城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的时间很长,有从腊月二十三点灶灯起直到正月初三日辞年为止,都算“过年”的;也有从小年算到元宵的。家家户户在过了腊月二十之后便都开始大忙...
1504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二十五(有的地方二十四、二十六,不一)日过“小年”,可说是新年的“彩排”。
1505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二十六,家家大扫除,俗称“擦尘”,房屋扫得干干净净。
1506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为除夕,又称“大年”。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贴门神年画(房门口和厅堂里贴年画,大门口、房门口、祖宗两旁都要贴红对联。如果大人去世,头一年要贴素对联,以示守孝。)预示吉庆。中午以三牲酒饭、祭奠祖宗,晚上合家吃“...
1507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惊蛰 这天,家家户户将石灰撒在屋内外墙边及各个角落,认为可避免虫、蛇为害。
1508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粘米团子,用菜煮着吃,叫做吃“社公团子”。还要用团子敬“社公”。春社前,要给新死去的人扫墓,有“新坟不过社”的说法。
1509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明是在农历三月里的一个节气,距离冬至约107天。此时正值暮春时节,春暖花开,绿草如茵,万物竟长,大地一派生机勃勃。此时人们要举行各种活动,形成一些独特的清明习俗。清明习俗之一是祭祀扫墓。是日,家家上先人坟挂纸,为新旧墓冢去芜草,培新丘,奠...
1510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初一有的地方全体斋戒,不吃荤食。习惯吃清水煮饭或用青菜、豆腐下饭,希望一年“清吉”。这种习惯已逐渐革除。但仍有一些老人这一天还吃斋。吃斋后,很多村子有出行的习惯。有的村子集体出行,各户人家拿着香烛纸钱及鞭炮,按通书的指定的方向祭拜天地。...
1511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守岁”用甘蔗撑门,以求日子越过越甜。除夕守岁之后,用甘蔗闩门,鸣炮封门,然后全家上床休息。封门之后不能再随便开门出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开门的,可鸣放鞭炮表示开门,方能出入。开门时间一般在丑时、寅时(晚上2-4时),开门时点香烛礼拜,大放鞭...
1512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从正月初二日起,各家亲戚朋友开始互相走访拜年。人人衣冠整洁,备糕点果品,走亲访友,登门拱手作揖。过去晚辈给长辈拜年,要跪下叩头,
1513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地腊、天中等。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日被奸臣所害投江自杀。广大群众悲痛欲绝,许久都打捞不到尸体。为了使他的尸体不被鱼食,百姓们纷纷向江里丢食物,当有人用箬叶包米饭丢...
1514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六月初六,又称“尝新节”。这天正当天热入伏,早稻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之际,家家品尝新谷,如果新谷未熟,也要抽几根禾穗煮熟大家品尝。现在品尝新谷的习俗已由吃鸡吃肉的习俗所取代。俗语云:“六月六,不吃鸡就吃肉。”
1515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半又称鬼节。凡上年七月半以后到当年七月半以前死去的人,都要在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追悼亡灵,俗称“做七月半”。亲戚用一斤半猪肉及纸钱、纸衣、纸箱、纸屋等作贺礼,主家请道士(也有不请道士的)念经,将这些鬼服鬼物烧给亡人。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