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水果
12条
物产
7条
粮食
12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74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096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忌在佛像面前指手划脚和笑谈。 非初一、十五和佛诞之日忌点香。因有“香不乱点、神不乱请”之说。 忌以鸭子当供品。 病家“闹鬼”3至7日内,忌刮锅、喧闹与生人进楼。 村里做过佛事3至7日内,忌敲锣打鼓、鸣铳放炮及喧哗。 忌在神宫庙观、...
409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专题知识
畲族,自称“山哈”,畲语意为“山客”。畲族的族称,与“畲”字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代畲族先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即以山寮为居、以刀耕火种为业。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最主要的少数民族。1956年12月,畲族作为单一民族被正式确认。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
4098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八井村建村于明代,以八井拳术和畲族医术声名远播闽东、浙江一带。解放后,随着我国开展大规模少数民族成分识别调查工作,八井作为畲族一个重要的调查点,开始进入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视野。迄今,八井村已先后迎来1953年、1958年、1983年、20...
409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福湖村位于罗源县西部,隶属霍口畲族乡,毗邻连江县小沧畲族乡,福建省第六大河——敖江(岱江)从村前潺潺流过。雷家祖厝厅堂楹联“前溪来万里蛟腾鲤化庆风去,后岗起三峰柏大松高呈秀古”概括描述了福湖的如画风景、地灵人杰。
410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大项村是罗源县最小的民族行政村,全村29户145人。1995年,大项村是全县最贫困落后的行政村之一,整个村庄只有两座建在半山坳、年久失修的祖上旧房,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平方米,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
4101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水口洋是罗源县34个民族行政村中最年轻的一员。1998年,潮格村汉族村民以水口洋畲族自然村的一片山林遮掩祖墓、破坏风水为由,组织一班人马上山强砍树木3000多棵。这一事件使积蓄多年的畲汉民族矛盾激化,畲族群众强烈要求与潮格村分治,自立行政村...
4102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竹里村是罗源县民族行政村中唯一由女性担任主要干部的村。副支书蓝灿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养下,由一名村妇代会主任成长为广为人知、屡获表彰的优秀基层一线民族干部。在她的带领下,遭受“龙王”台风重创的竹里村重获新生,各项工作走在民族行政村的前列,传...
4103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庭洋坂村位于罗源县东北部山区,由庭洋坂、洋头两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28户553人,也是县内历史较悠久的畲村之一。庭洋坂村的畲族祖图(现存全县最早)、巫师科仪唱本等十分珍贵。
4104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专题知识
坡兜村有一座土楼,俗称交椅楼,为明代时所兴建,是云霄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畲族土楼建筑。该楼依山势而建,四周山坡环绕。该楼背靠祭湖山,左眺笔架山,前为车圩洋广袤田园,同马鞍山相望,面向村道,与车圩小学相对。楼左前植一榕树,与村舍田园相...
4105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南安市码头镇丰美畲族村位于进福山麓,濒临诗溪,是一个畲族人口占大多数的行政村,全村总人口2213人,其中畲族人口1580人;耕地面积540亩,山地面积4721亩。旧名“苦田”。
410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官畲村是华安县畲族民族村之一,现有畲族人口81户、412人,耕地面积460亩,山地面积4863亩,地处高海拔山区,终年云雾环绕,畲歌《茶霜歌》唱道,“茶是茶,茶是山林树木花”,这里种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自古以来,这里地处偏僻,交通十分不便...
410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蕉城区八都镇猴墩畲族村位于蕉城与福安交界处,有人口700多人,是闽东著名的纯畲族聚居区。如今,地处偏远山区的猴墩畲族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不仅超过宁德市畲族人均收入2800元,也超过全省人均收入4200元,...
4108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公元1278年蓝氏第二十二世(禄房)巨富公从古田富达村迁居巴地,娶黎十娘为妻,开创基业,繁衍生息,成为巴地村蓝氏始祖,距今731年历史。巴地村是屏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位于省道202线附近,北离屏南县城12公里,南距...
410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双华村属佳阳乡,是我市最大的畲族聚居地,清一色386户山哈,1800多人丁。
411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区域
新源村地属亭坪村,距宁德蕉城区3公里,是金涵乡一个移民小区,土地十多亩。1996年以来,古田、福安、霞浦、福鼎、周宁、屏南、罗源各地山区农民陆续下山来到这儿买地,至今已聚居3000多人,其中1/3是畲族。由于亭坪村只提供建房用地,移民没有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