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594 条
2021年
76 条
2022年
1273 条
2023年
324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4594 条
专题知识
873条
交通
15条
其他
88条
动物
57条
区域
68条
医疗
1140条
医药处方
383条
姓氏
144条
数据统计
43条
景区
51条
植物
363条
民俗
264条
民俗文化
904条
水果
12条
物产
7条
粮食
12条
美食
9条
艺术
46条
10条
蔬菜
11条

颗粒列表

共 4594 条 252 / 30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766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大同衫即“学师”的夫人所穿宗教服饰。据记载:“祭过祖者可以穿红衣,其子再祭,又换著青衣,又提一级,其妻亦可穿绿衣红裙,可得尊号‘西王母’”[361281。与乌蓝上配“老君”印雷同,大同衫附有“王母印”一枚(图2-48),下装常搭配如图2-4...
3767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据记载,做“功德”时,“祭师身穿特殊祭服,前襟绣有龙、麒麟,衣背绣有木鱼等纹饰的长衫,在死者灵前手舞足蹈,口里诵读祭词,内容主要为死者进行超度,有一套固定的仪式”[36]320。畲族“结婚或祭祖时穿礼服,一般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长衫。...
3768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红裙又称为师裙,也可称罗裙,一般为主持武道宗教活动的祭师“师公”在宗教活动时穿用。在师公职权范围内的宗教活动中,“拔伤”最为常见。
3769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末丽水老竹畲族女服,征集于丽水老竹兰珠翠,2000年收藏于景宁文物保护管理所。前后等长。面料为蓝色麻料。领襟、袖口及侧边内缘有贴边。
3770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国景宁畲族女婚服。征集于景宁郑坑吴村雷一高,1998年收藏于景宁文物保护管理所。前短后长,面料为藏青色棉布,领襟、袖口及侧边内缘有白色贴边。
3771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近代景宁外舍畲女服。征集于景宁县外舍王金垟蓝龙花,收藏于景宁畲族博物馆。前后等长,侧边开衩,面料为藏青色棉布。领襟、袖口及侧边内缘有贴边。
3772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3773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景宁凤冠形制严格保持传统手工技艺。通过笔者田野调查也证实,从景宁不同乡镇所调查、考证到的凤冠形制几乎无二致。与前文所述近代景宁头饰形制均一致。景宁凤冠前面的“头面”和两侧靠前镶有薄银片,有简单几何形的浮雕图案,再在支架顶部覆上红色棉布,两侧...
3774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花边衫,为长度及臀的大襟上衣和阔脚直筒长裤,主要为走亲访友时穿着。上衣襟边依次间隔镶有红、蓝贴布条,袖口有一条或蓝或白的细贴边。
3775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围裙(当地称之为“拦腰”)是畲族比较有代表性的服饰单品,各地围裙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景宁围裙最大的亮点是它两侧作为系带的织带。心灵手巧的畲族妇女常用它来传情达意,表达内心对美好的向往,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776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丽水畲族妇女喜戴围裙,围裙带子是用丝线和棉纱线手工织就的宽仅3厘米的蓝白绿三色相间的彩带[24]14。彩带上织有畲族代代相传的纹样。对于没有文字的畲族,这些纹样发挥着记载历史、传承思想的功能。而彩带本身不仅作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具有实用功能,...
3777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齐踝阔裤:丽水地区畲族妇女常着齐踝阔裤。劳作时小腿绑与景宁式相同的三角令旗式梯形绑腿。
3778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桥型木屐:畲族妇女不裹脚,通常赤脚走路,平时劳动时也穿草鞋或木屐。木屐即木拖鞋,将一块有一定厚度的木片锯成如脚大小的长方形式样,再钉上带子即可[221。
3779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绣花布鞋,丽水畲族妇女在节日或走亲访友时穿绣花布鞋,与汉族布鞋不同的是鞋口和后跟接缝处加上了红布镶边,鞋头前面有红线流苏,鞋面绣着红色的传统图案[24]14。多为“丹鼻鞋”或称“单鼻鞋”,鞋头或缀流苏,刺绣纹样多为抽象花草纹,间以黄绿色点缀...
3780
知识出处: 畲族服饰史 | 类型: 民俗文化
纳底布袜,绣花鞋常搭配蓝色或白色土布靴形短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